评论:楼市调控问责制不能停留在口头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6-13 11:40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 379虎嗅网 839思维网 xiao77网友自拍 600大宗网 800折9.9www.koumen.net 0799lh.com

  期待问责制从文件中走下来。

  出于对此前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总结,此次调控去年年底就出台了问责制,4月份的新国十条出台时,第二条就明确态度,要建立“考核问责机制”;9月29日新国五条出台,问责制跃至第一条,10月12日三部委联合发文强调问责制,更是史无前例。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可见一斑。

  一轮接一轮的楼市调控中,问责制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显然,虽然强调问责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问责制的执行。只有当纸面上的制度变成可执行的细则,并切实地落实下去,让官员们和老百姓看到政策的威力,问责制的真正效果才可能发挥出来。

  据了解,9月份的量价齐涨,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二三线城市在推动,而这部分城市恰恰都是没有严格执行国十条的城市,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公开发布言论抵制控制房价,工作重点依然是想方设法吸引外地投资者前往置业,推高本地房价。正是在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下,部分城市的房价一涨再涨,最后波及到全国多数城市。倘若问责制真能落实,真有官员因为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被追究责任,哪里会有这一轮上涨?

  众所周知,房价之所以愈涨愈高,除了供需不平衡、开发企业不规范操作、投机投资者趁机炒作等原因外,与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地方官员与房地产利益群体关系过于紧密有直接关系。新政出台,地方政府多有抵触,除了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出台了细则,其余绝大多数城市都悄无声息,甚至有地方政府还在推行调控前的优惠政策。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十条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只打了开发商的板子,向投资者亮了红牌,但指向地方政府的问责制却停留在文件纸上,没有真正落实,所以地方官员才敢于百般推诿。

【作者:鲁欢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李丽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问责制执行好了,对治理高涨不下的房价,的确是一剂良药。

  10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发文,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与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从去年年底提出问责制,到国十条强调问责制、新国五条中问责制被提升到第一条的位置,再到包括监察部在内的三部委联合发文,警示度越来越高,问责制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新国五条出台后,上海、南京等重点城市的细则相继出台,不能不说问责制的确在起作用。但想真正把调控政策落实下去,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