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南方网首页>房产> 楼市评论
刘明康:严格执行二套及以上房贷政策 2010-02-02 09:24:24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以科学监管推进银行业的科学发展 ——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记者:非常感谢刘主席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及当时国内相当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银监会在2009年初的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银行业监管工作要做到“保增长与防风险”、“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三个结合。请您谈一谈一年来银行业“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实施效果。 刘明康: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银监会积极引领银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要求,果断决策,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研究,2009年初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十条措施,与多部委联合出台了多项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我们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及时采取前瞻性、逆周期监管措施,多次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发布相关产业目录及标准,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把握信贷节奏、优化信贷结构。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及时有效支持,对稳定信心,迅速拉动经济回升,避免出现大面积资金链断裂、“三角债”和企业破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始终牢记银行业风险监管的神圣职责,对2009年信贷高速增长下的风险积聚保持了清醒头脑,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科学研判,妥善应对。我们抓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措施运用,实施动态拨备和动态资本监管要求;抓信用风险防范,根据2009年信贷增长特点,突出加强了对固定资产、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抓案件风险防控,与有关部门联合打击银行卡犯罪、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抓跨境风险防范,初步建立外资银行跨境风险传染应对机制和危机应对“工具箱”,成功防范和妥善处置了境外机构风险的跨境传递。 我们坚决守住银行系统风险底线,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低位“双降”和风险抵御能力高位提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2009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比年初上升38.6个百分点,总体上超过了年初预定目标。商业银行的资本质量始终维持在国际同业较高水平,普通股占比超过80%,杠杆率在全球处于安全区间。 记者:据了解,2009年银行业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今年1月份至今贷款迅速增长的态势让人们不禁担心这些信贷资金形成的风险和背后的潜在损失。您如何看待信贷快速增长的事实以及今年该如何控制信贷非理性增长,实现信贷的合理投放? 刘明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计划实施中,信贷发挥了主要作用,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资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注意控制全年的信贷增长规模。第一季度信贷增幅最快,保持了月均1.5万亿元的水平,对此我们从2009年3月份纠正地方融资平台的捆绑式贷款、用票据占规模、“冲时点”等不审慎行为,迅速扭转了案件高发态势,4~5月份起及时引导银行业从信贷超常规投放逐步转向常态,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信贷投放有序减速,分别下降至月均9200亿元、4300亿元和3100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银行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当2009年一季度出现信贷激增时我们就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我们密切跟踪大额授信风险,将风险信息的共享范围扩大到19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我们经过多年准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这“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对从根本上规范信贷资金使用、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和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达1万亿元,同时银行业赢利水平比较高,因此我们很有信心应对可能的损失。尽管2010年1月的前10天内贷款增速仍较高,但这主要是由于2009年贷款增速过快积累所致,随着有效需求得到满足,这种趋势将很快有所缓和。 今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严格执行放贷条件,加强贷款用途管理”的有关要求,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推动落实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督促银行业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树立“实贷实付”理念,建立“营销、审查、发放、管理”相分离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坚持贷款周期与企业关键生命周期相匹配,信贷进入和退出与企业有效现金流相匹配,确保从项目组织实施到技术建成再到经济建成,注重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 我们要坚持有保有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继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分解和层层落实对“六大风险”的防范化解责任,并狠抓基层落实到位。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加强贷款跟踪检查,推动发展银团贷款模式,切实防范大额集中度风险;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信贷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要继续支持居民首套自住住房消费,严格执行二套及以上房贷政策。 记者:一直以来,“三农”和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都迫切需要银行业的信贷支持。结合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和小企业方面的成效,今年银行业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支持以及着力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刘明康:20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深化改革,改进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服务“三农”和小企业方面下大力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协调出台了多项农村金融财税扶持政策和相关指导意见,鼓励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返乡创业、“家电下乡”等的金融服务。圆满完成地震灾区符合条件农户农房重建贷款发放工作,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对口支援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培育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新型机构1300家左右,截至2009年末已设立172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简易网点、提供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等多种方式,用三年时间,实现基础性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引领全国银行业连续第三年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