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进入深度博弈 五大症状不容忽视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1-11 09:03
再造一个至尊 曾格林心 宅男奇遇记 战士解说零点行动 战争之灵怎么获得 湛蓝徽章5200 张二宝的浮华人生 张家港铁老四 张镜原 张馨今 赵芸涵 最后一滴泪

  房企逆市拿地风潮涌现。与一些市场传言相反,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并未随着楼市调控而完全陷入停滞,虽然出现了流拍和土地成交萎缩的短期现象,但近期一些房企“攻城略地”开始加速。

  投资转移而非退出。目前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概念板块增温,投资性购房增加,呈现量增价涨的态势。数据显示,目前沈阳投资性购房比例接近30%,而一年前仅为10%左右。

  房价17个月来环比首次下降、成交量逐步走出“谷底”、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今年1至6月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说明了上半年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不过,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下半年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在此形势下,楼市调控如何“迎难而进”?

  开发投资保持“高位不落”。尽管遭遇严厉的调控政策,4-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仍达到4.82亿平方米,开发投资达到13153亿元,总额大大超过前3个月。

  信贷悄然“放水”。记者13日从上海某房贷机构获知,目前,与该机构合作的一些分行、支行,有选择性地对黄金地段的住宅贷款开了“绿灯”。

  种种迹象表明,高温楼市有了“退热”迹象。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调控效果初步显现: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28个城市下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均告下跌。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李丽娜(实习生))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楼市正处于买卖双方和市场各利益主体的深度博弈期,仍然有5大问题待解,调控决不能松懈。

  已持续3个月的房地产调控到底是“收”还是“放”,调控应如何发力?受访的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担心,“放”可能使得之不易的调控成果毁于一旦,随之而来的就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新一轮报复性反弹,而过度“收”显然也会伤及经济。

  局部地区楼市“高烧不退”。6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49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保持上涨,其中上涨城市均为二三线城市;有39个城市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上涨。

  深度博弈期:五大症状不容忽视

  最复杂之年:两难楼市如何调控

  高房价“坚冰”未融。今年1月至5月,北京四环路以内的价格每平方米涨到34620元,而六环路以外每平方米也超过万元,达到11748元。

  开发贷和个贷明显收紧。上半年,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同比增幅回落,从年初的46.1%回落至上半年的34.5%;个贷方面,前四个月的逐月累计增幅均在100%以上,但至6月已降至60.4%。

  (据新华社电)

  楼市“半年报”:调控效应在显现

  成交量从低迷到渐出“谷底”。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尚有8206万平方米;至5月,已降至6800万平方米。至6月,部分观望者入市,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升至9200万平方米,为上半年最高位。

  不少专家认为,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而楼市走向理性回归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从历年对楼市调控的过程看,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在内的多种强势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高房价问题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上关乎数万亿元的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下涉及几十个相关行业,中间还夹杂着千家万户。专家表示,楼市调控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采用“渐进疗法”。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