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总杠杆率从二季度的37.8%上升到三季度的38.1%,上升了0.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则下降了0.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从2季度末的15.8%上升到16.1%,上升了0.3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依然维持在2季度末的22.0%。 总体判断:总杠杆率趋稳,杠杆率结构继续改善 3季度共发行了1.58万亿的国债,国债余额环比增加了5000亿元,中央政府杠杆率缓慢上升。当前中央政府的杠杆率与2016年年末持平,预计4季度上升的空间有限。从预算约束看,年初两会所制定的全年财政支出增速预期为6.5%,约合20.0万亿,而2017年前3个季度已达15.2万亿元,只剩下4.8万亿的空间。以此推算,则4季度的总支出将相比2016年4季度下降7.1%。从基建投资看,3季度末基建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速为15.9%,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在十九大淡化增长目标且当前GDP增速仍较高情况下,政府通过基建来稳定经济的意愿有限,不会导致债务过快增长。 中国的情况颇为类似。总杠杆率平稳甚至略有上升,但杠杆率内部结构持续改善,杠杆率的配置也更趋于平衡了: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居民杠杆率有所上升;政府加杠杆,金融去杠杆。随着更为平衡的杠杆率结构的出现,经济体抗风险的能力也在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去杠杆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定力,不追求短期内快速降杠杆。去杠杆不是目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配置好杠杆,管控好风险才是目的。 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2季度的47.4%上升到3季度的48.6%,上升了1.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个季度上升了3.8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全部实体经济中的债务占比加大,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尽管就国际比较而言,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但近两年的迅速飙升,导致风险加大。我们认为,居民部门杠杆率是无远虑有近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