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连续接手万达系资产的原因,珠江人寿相关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购万达广场是出于投资机会考虑。“在遵循保险资金稳健运作的原则下,我公司的投资需求同时契合万达集团的轻资产转型战略需要,双方接触后协商达成受让协议,并按照万达广场的建设进度逐步进行了股权交割和移交。近期,我公司已在官网上对此进行了披露。四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并由我公司100%持股。” 在被问及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接手万达相关资产的计划时,珠江人寿回应称:“为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我公司会继续寻找此类优质投资项目。我公司如有此投资计划,会按照保监会信息披露有关要求,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万达集团此前指出,上述所涉项目属于万达直投项目,在签约之时,就确定了物业的产权属于珠江人寿所有,建成后就把产权移交珠江人寿。 珠江人寿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珠江人寿2017年总资产规模已达655.5亿元,同比增长41%;前三季度,珠江人寿实现净利润2.15亿元。偿付能力方面,珠江人寿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8.3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1.94%,均高于偿付能力达标线。 珠江人寿表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资了一批优质项目,经评估机构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这些项目再评估后,公司账面实际资本增加,综合偿付能力水平相应得到提升。而三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主要是最低资本增加原因造成。 险资投资不动产热情不减 险资对于不动产的投资,一直非常热衷,2016年以来不断有加码的动作。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三季报中,6家上市险企(包括险企借壳的天茂集团和西水股份)的投资性房地产金额合计达到710.9亿元。其中,中国平安的投资性房地产高达472.35亿元,占比66.4%,成为险资的第一大“地主”,且为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其截至一季度末投资额为428.22亿元,截至上半年为470.07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天茂集团(国华人寿借壳)最新的投资性房地产达到84.68亿,排名第三的中国太保(三季度末投资性房地产为84.17亿)难分上下。上市险资企业中,西水股份(天安财险借壳)的投资性房地产资金量最少,仅为2100万,不过其一、二季度的投资额为零。 类似投资动作,一直在险企中上演。9月4日下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太平养老竞买联合体参加杭州市土地出让挂牌现场会,并以起拍底价8.73亿元、7.72亿元分别摘得两块商务用地。 3月21日,泰康保险集团以15亿元的拍卖底价取得位于武汉江岸区二七沿江商务核心区北片的地块。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9月份曾表示,另类投资在全球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而不动产和私募股权投资是其中最大的两个板块。目前国内保险业另类资产配置比例持续提升,泰康的另类投资管理规模已超过2900亿元。 “一是商业地产的租金回报一直都较为稳定,较为符合险资长期、稳定的投资理念;其次保险行业发展较快,不少险企也需要扩大办公场所,相较于每年数百万或数千万元的租赁成本,自购办公楼无疑成为新设险企的选择。从目前来看,险企对于投资性房产的投资方兴未艾。”煜融投资总经吴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既有险企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尝到了“甜头”,也有的为此收到了监管函。 弘康人寿今年9月份收到监管函,主要因其子公司将持有的安科科技大厦由固定资产调整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违反了有关规定。 3、9家险企年内新增地产投资近175亿元 六上市险企地产投资余额达710亿元 (摘自证券日报,2017年11月23日) 今年以来,险企依旧在地产领域投资动作频频。据《证券日报》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显示,年内至少有9家险企地产投资合计耗资超过175亿元。 从上市险企三季度末投资性房地产余额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天茂集团、西水股份等6家险企合计余额约710.86亿元,较年初新增74.8亿元,增长11.76%。 险企热衷于地产投资,除部分自用外,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地产投资收益率较高也是一大原因。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行业交流数据显示,投资性房地产年初单月收益率可达到1.4%,单月投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投资资产。 9家险企年内拿地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泰康人寿、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恒大人寿、国联人寿等9家险企年内大手笔购置不动产,合计耗资超过175亿元。 具体来看,11月14日,石景山鲁谷、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和石景山五里坨建设组团用地三宗综合商业用地的集中出让,其中,石景山区鲁谷路1614-631地块以21.1亿元的底价被天安人寿+北京保险园拿下。 公开资料显示,景山区鲁谷路1614-631地块土地面积为19651.08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6863.935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为87923.61平方米,100%自持,自持20年,起始价21.1亿元。 同一天,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对外披露,北京市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D-02地块公开挂牌出让,该宗地用地性质为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起始出让价为25.2亿元。最终,华夏人寿以35.5亿的总价拿下了该宗地块。 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条件限制,该宗地仅银河证券、平安、华夏人寿三家参与竞拍。华夏人寿率先举牌25.59亿元,随后平安加入,第5轮银河证券也加入举牌,第13轮起,银河证券与华夏人寿交替举牌,最终两家在第36轮较量中决出胜负,华夏人寿35.5亿元将该地块收入囊中。 除这两家险企之外,今年以来泰康人寿、国华人寿、渤海人寿、恒大人寿、国联人寿等险企也密集投资地产。 1月24日,武汉P(2016)158号地块以32.6亿元的底价销售,竞得单位为国华人寿全资子公司平华置业。3月21日,武汉挂牌的二七滨江商务区地块,最终被泰康人寿以底价15亿元拿下。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险企购置的写字楼中,不少为自用写字楼。例如,国联人寿于今年7月6日与国联集团签订了一笔3.31亿元的自用性不动产转让协议。2月15日,渤海人寿以3790万元摘获津滨保(挂)2016-1号地块,挂牌文件要求该项目为企业自用办公楼。 |
- 上一篇:范文仲:未来金融监管应遵循四原则
- 下一篇:恒大地产的烦恼:长期债还是短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