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险行业自身发展角度看,另类投资为新形势下保险资金的配置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有利于缓解保险资金配置压力,扩展保险行业的业务触角,增强保险行业竞争力”,刘传葵表示,“通过另类投资尤其是债权计划形式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保险资金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同时获取保险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协同 效应”。 刘传葵强调,“随着另类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引导和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保险机构参与方式不断创新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类投资业务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通道”。数据显示,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存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占比持续下降,由以往的将近80%降至目前的49%,股票和基金占比约13%,另类投资及其他投资占比升 至近39%。 此外,从国际上看,刘传葵认为保险资金加大对另类资产的投入,不仅技术上有利于丰富配置、战略上有利于支持国家战略,同时也符合国际资金投资的大趋势。“在低增长、多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随着股票、债券公开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强,国际资金的投资也出现了从公开市场向回报更高的另类资产扩散的趋势,更加注重长期投资,借此熨平短期波动的风险,力 争穿越周期,这方面,另类资产无疑还具有更便于克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新形势下另类投资:做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提供者 此前,保监会陆续出台“1+4”系列文件,从治乱象、防风险、补短板和服务实体经济等四个方面进行总体部署,引导行业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另类投资,要密切关注、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刘传葵提出。 “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另类投资,要注重发挥保险资金独特优势,做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提供者”,刘传葵表示。保险资金体量大、期限长、来源稳定,与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周期长、融资规模大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保险资金运用可以灵活采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动产建设等优质项目提供长期融资服务。同时,在风险可控和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不断探索,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PPP等创新模式,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质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刘传葵建议。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更为复杂,防范风险的难度不断增加,金融同业竞争壁垒逐步打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面临着更大的竞争挑战。另类投资业务对于保险机构来说,与传统业务相比还是比较新的业务。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另类投资,要加强市场风险研判,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 力。 近年来,在产品注册数量与业务规模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债权投资计划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产品信用层级下降、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以及合规问题等日益突出。“保险机构要切实提高另类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这不仅仅是监管的要求,更是行业行稳 致远的根基”,刘传葵表示。 5、保监会:截至10月末险资持有股票和基金近2万亿元 (摘自证券日报,2017年11月29日)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保监会27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保险资金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9780.42亿元,占比13.46%,较9月末的12.86%抬升0.6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资10月份权益类投资占比小幅上升,主要由于:第一,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一直较为稳定;第二,险资权益类投资相对稳健,在宏观经济形势和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险资对权益类投资配置会有所增加;第三,险资权益类投资主要投向业绩相对较好的蓝筹股,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上涨行情带动了险资权益类资产价值增加,投资占比有所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46950.52亿元,较年初增长9.74%。除权益类投资占比之外,其余还包括:银行存款19112.37亿元,占比13.01%;债券51441.25亿元,占比35.01%;其他投资56616.48亿元,占比38.5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银行股和地产股备受险资的青睐。以三季度为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保险重仓流通股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银行、房地产和保险。 徐承远认为,险资对银行股和地产股的格外青睐主要是险资从财务上可以获得低风险、稳健且分红丰厚的投资回报。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较强,股息率较高。而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的周期一般较长,与险企负债端长久期较为契合,上市地产企业同样具有股息率高的特点,这正是吸引险资的所在。 徐承远表示,“部分险企配置银行股或地产股还有加强与银行、房地产企业合作,拓展保险业务空间的战略考量。保险公司和银行加强合作,整合银保资源,可以发挥战略协同作用,为客户提供全面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有利于提高客户粘性、扩大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险资和地产企业合作,有利于布局养老地产相关的保险业务。” 展望未来,徐承远认为,险资未来权益类投资将延续稳健投资风格,对经营稳健、盈利确定性程度高的白马蓝筹公司或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公众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
- 上一篇:范文仲:未来金融监管应遵循四原则
- 下一篇:恒大地产的烦恼:长期债还是短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