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沈建光|预测未来房地产政策该如何调整(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1-22 11:50
91pron free videos 圣南大学在哪 发的 空包网kongbw 利辛交通事故 91proe free video 瑞士幸运28swisslotterys

第二,楼市香港化趋势明显,收入差距加大。香港供地严格控制是房价高企的重要因素,而内地同样面临住宅用地供应不足的情况,这点与香港情况类似。而正如香港楼市所反映出的问题,一旦房价涨幅超出普通民众承受能力,也必会拉大收入差距。自1971年至2011年的四十年间,香港的基尼系数上涨了25%,接近0.6的国际警戒线。而其间房价大幅上涨,2003年至2015年的十三年中,香港整体房价上涨了4倍,同时,香港普通民众居住条件难以改善。而当前香港爆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与收入差距扩大有较大关系。

第三,房地产一枝独秀,不利于转型与创新。比居民加杠杆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利润丰厚,远超出实体行业收益,打击企业家创新的信心,不少企业家卖掉企业进入房市的现象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创新是未来转型的关键,然而高房价无疑推高了创新的成本。一般而言,创新团队前期盈利水平较差,当前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如京东、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也往往在租金成本方面承担能力有限。而一旦房价推高租金成本,也会对创业者造成负面压力,并扼杀其他行业企业,特别是有创新潜力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经济转型。

第四,房地产政策绑架政府,让政策进退两难。正如上面所提,由于今年去库存位列五大任务,但出乎意料地推升了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此时,政策面临两难,一旦出手调控,政策力度把握困难,担忧打击经济;而若不出台政策,恐慌性购房推高房价,并加大了金融系统风险。且以出台何种手段也有顾虑,如房地产税虽然是既定改革,但在此背景下,反而怕用力过度,造成不可预期的损失。

第五,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当前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指标远超东京、纽约、伦敦,出于资产配置需求,越来越多的资金会选择海外房产进行配置,由于中国楼市价格存在一定修正空间,加之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存在,为人民币带来一定贬值压力。

未来房地产政策如何调整

从这个角度而言,既然中国房地产泡沫一定程度存在,且其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未来应推出相应的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回归,避免房地产对稳增长的负面影响十分关键。在笔者看来,有如下几点建议提供参考:

一是避免紧缩过度,特别是货币政策急速转向,确保基本面企稳;正如上文所提,日本、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都是由于在经济下滑阶段,采取了密集的紧缩政策,以持续加息影响最大;而在笔者看来,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中国经济基本面也不支持加息周期,这为稳定经济与提升收入,促进经济转型,进而温和挤出泡沫创造了条件。需要借此宝贵时机,加快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推动改革,以改善经济基本面为房价提供支撑。

二是防范金融风险。去年以来,股灾重创国内财富,汇率市场大幅波动也扰乱投资者预期,加之海外经济形势不确定较强,今年确保汇市、房市、股市、债市不发生交叉感染,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十分重要。而这也需要一方面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宏观审慎管理增强与金融监管体制完善。

三是从长期来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分化,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而三、四线城市依旧库存高企。因此,有别于以往一刀切的全国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未来政策应该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对于一线城市,高房价应从其根源着手解决。大城市的资源过度集中,是人们对其趋之若鹜的原因。应该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如京津冀国家战略以及城市群的发展,打破利益束缚,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对于缓解一线城市高房价问题与房地产调控或许是殊途同归。

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力求推进1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重要举措,不仅能为未来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如果能做到社会服务均等化,也有助于房地产去库存目标的达到,改善民生。

五是财税改革适时推出,促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一直以来,房价高企与土地财政制度密切相关,这也是投资者相信政府会为房价背书的主要原因。未来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可以尝试在房价平稳之际,考虑适时推出房产税。

总之,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使得当前调整楼市政策十分必要。在笔者看来,关键在于扭转恐慌性购房的预期,比如增加充足的土地供应,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地启动地方房地产政策,避免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从长远来看,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居民加杠杆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尝试是有风险的,切实推动结构性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