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一季度杭州市区的一手房销售均价每平方米超过7000元。但是由于成交量的减少,以及成交房源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高端房等因素,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这一均价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与此同时,一季度杭州市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可售商品住宅达到20645套,而去年同期仅为7099套,当前可售房源还在稳步上升,截至4月19日,这一数字已升至24476套。
积压房不断上升 房企资金链吃紧 有关专家认为,杭州今天的局面正是连续多年过热的必然结果,需要一段周期来消化,让市场回归理性。而前段上海楼价的回升暴涨,当前北京、深圳楼价的猛涨是否存在不理性的因素?值得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杭州楼市的今天难说就不会成为京沪深的明天。 图为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06浙江省房地产交易会。本报记者 谭进 摄 而另一方面,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需求表现冷淡。据统计,一季度纳入杭州市透明售房网的八大区域成交量为3118套,同比下降达55.5%。 从去年开始,杭州商品房空置面积快速增长,很多开发商资金回笼周期拉长,资金压力逐渐增大。有的开发商在企业内部向员工集资,有的向其他企业借贷,有的出售股权或和其他企业合资“共渡难关”。有的企业甚至谋求海外上市解决资金问题。浙江最大的房产商绿城集团前段时间通过配售可转换债券和股本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1.5亿美元。 为此,“五一”长假期间,不少楼盘争相让利促销。滨江区的华业南岸晶都楼盘推出购房优惠送钻戒活动;上城区的赞成林风楼盘推出“五一”购房每套可享受一万元优惠的措施;滨江区的六合天寓“五一”期间给予九七折优惠……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楼市并未出现旺销场面。杭州透明售房网显示,七天时间里主城区成交商品房约230套,预定量近600套,与往常基本持平。 目前,深圳、北京楼市都在涨价,深圳还出现了有房不卖的“惜售”现象。对此,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教授认为,杭州乃至浙江,目前的局面正是连续多年过热的必然结果,需要一段周期来消化,让市场回归理性。 今年以来,以“楼市热土”闻名全国的杭州,诸多问题缠身,昔日辉煌了无踪影。因为建成的住宅积压量不断上升,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日益增大,财政收入受到明显影响。预计杭州的GDP增速将因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而明显回落。 第一, 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杭州的房地产市场发育较早,市场购买力已经较早地被预支了,市场已经在地方政府反复的调控、梳理下逐渐走向理性。 很多开发商反映,之前他们还曾去义乌、温州、台州、上海等地进行楼盘推广,但这些从前的“圈钱热土”,如今却销售清淡。一位开发商说,现在政策环境很不明朗,很多人买了怕跌,不敢轻易掏钱。 观望依旧 销售不旺 与此同时,由于受前些年房产市场迅猛发展的惯性影响,大量投资的产能仍在快速释放中,一季度市区的房地产开发住宅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仍保持较快速度,分别增长17.5%和27.4%。 今年年初,为了缓解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博弈的僵持局面,杭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金融支持、降低房地产交易成本、完善公积金贷款和贴息办法、推行外地人购房入户、改善住房供应体系等在内的政策,试图拉动住房消费。市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30万元调整为50万元。市政府还向银行提出建议,对普通住宅个人贷款按揭成数提高到八成,对购置二三套自用的普通住宅,也采取同等政策。市政府还向银行提出,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对在建普通住宅楼盘要优先贷款,防止出现烂尾楼现象,尽量避免开发企业因为资金问题不能按期交房而出现退房。市政府调整了契税缴纳时间,规定只要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并登记备案,就可缴纳契税并取得完税凭证。杭州市还确定了钱江新城等三块区域,试点实行“外地人购房入户”。 |
- 上一篇:二套房贷新政发威 京城楼市显现危机(表)
- 下一篇:楼市回暖 “方向盘”仍需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