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姜超:金融地产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要结束了!(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4-20 12:36
新巴黎中文社区 幸田梨纱 色中色辩论区 刘大美人 动漫mm被虐图 柚木提娜步兵番号 十月十日猜一字 杉浦美由 rentiyisu 圈宠罪妃

  为什么在中国经常出现地价比房价贵、也就是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地产企业几乎每一个都负债累累,上市公司数据显示17年3季度前30大地产企业剔除预收账款之后的资产负债率中值接近80%,说明房地产企业拿地的钱基本都是借来的。问题是找谁借来的?央行公布的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只有8万亿,17年新增了1.2万亿。但是17年新增房地产信托就达到了8000亿。这说明银行表内房地产贷款的增长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房地产企业的高负债,很大一部分是靠影子银行在支撑,通过各种信托委托贷款,可以支持地产企业高价拿地。

  总结来说,中国房地产行业之所以这么暴利,地产泡沫之所以愈演愈烈,和不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有很大的关系。被管制压低的存款利率使得居民储蓄在补贴银行,而银行发展了表外的影子银行来适应利率市场化,又把资金导向了房地产,所以就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旺。

  事实上,不止是中国,我们研究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经验,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成本上升,美国日本的银行都是增加了对地产贷款的发放,而韩国则是影子银行大发展,最终都是推动了地产泡沫的出现,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但问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不需要这么多的金融和地产,而中国的银行和房地产赚够了钱,但是却把举债过度和资产泡沫留给了实体经济,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彻底地推行利率市场化。

  未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管住影子银行。

  而从去年开始,我们发现利率市场化开始回归正确的方向。

  首先,政府大力规范影子银行。央行去年开始实施MPA考核,其实就是在约束影子银行发展。而即将实施的资产管理新规,更是影子银行发展的紧箍咒。

  从银行理财的规模来看,在2017年4季度下降了3000亿,这也是过去这么多年的首次下降。而代表表外融资的信托和委托贷款,在今年3月份双双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说明这一次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动了真格。

  中国经济的未来,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影子银行。

  之后,新任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专门讲到了中国的利率双轨制问题,随后有媒体报道中国考虑放开对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指导。我们认为这个变化特别值得重视。

  今年以来,银行又开始出现大规模拉存款的现象,而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今年揽储的主力。但是目前的各种银行揽储方式,无论是同业存单,还是结构性存款,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其实都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因此中国最重要的,还是应该考虑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逐步取消对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指导。

  影响:银行地产好日子要结束了,实体经济受益。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下决心管住影子银行发展,让各项贷款回归到银行表内,而由于银行的表内贷款受到资本充足率、政策监管等多项约束,那么相当于掐住了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企业的渠道,那么地价比房价贵、地价推着房价走的现象就难以再现。

  如果我们真的能放开银行表内存款利率上浮,那么居民储蓄的实际利率就能由负转正,居民存钱的意愿就会大幅上升,那么居民贷款买房投机的意愿也会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将会得到极大的抑制。

  而在利率方面,虽然存款利率的上升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成本,但是贷款利率不一定会上升,而是会分化。由于我们同时管住了影子银行,压缩了无效融资需求,其实意味着全社会整体的贷款需求趋于萎缩,这也可以从今年以来社会融资增速的持续回落当中看出来,与此相应,全社会的平均融资利率会趋于下降,这也是今年以来债市超预期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的上浮叠加贷款利率下降,也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息差将大幅缩窄,银行业的利润将大幅下降,而这些利润将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但是对于那些依赖于影子银行的企业,其融资渠道被全面封堵,可能融资成本会大幅上升,甚至可能会因为融资无门而破产倒闭。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推进利率市场化往正确的方向,管住影子银行,放开存款利率上浮,那么过去靠垄断和管制躺着赚钱的银行和地产行业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而存款利率的上升可以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消费长期上升,而贷款利率的下降对企业减负有利,未来金融和地产行业将反哺实体经济,这反过来意味着以后只能靠努力奋斗、做好实体经济才能创造价值。

  一、经济:出口增速转负

  1)出口增速转负。3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转负至-2.7%,主因今年春节过晚,部分出口被提前安排。此外,1季度欧、美、日制造业PMI均持续回落,全球经济减速和贸易战预期,亦影响对外出口。

  2)发达、新兴普降。从国别和地区来看,3月我国对美国(-5.6%)、欧盟(-7.0%)、日本(-3.7%)的出口同比均转为负增。新兴经济中,对东盟(1.4%)、香港(7.5%)出口增速回落,印度(-4.0%)、韩国(-4.2%)出口增速转负。

  3)进口增速回升。3月我国进口同比回升至14.4%。3月进口集成电路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大增12.4%和43.3%,是进口回升的最大贡献。而大宗商品中,3月我国对原油(0.6%)、铁矿石(-10.2%)和铜(2.1%)进口数量同比较2月大幅回落,反映3月商品库存较高以及节后复工不旺,金额上,进口原油(19.1%)、铁矿石(-19.3%)和铜(20.4%)增速也继续放缓。

  4)贸易逆差再现。今年春节较晚、复工后外贸进口先行,导致3月出口降、进口升,3月贸易逆差49.8亿美元。从1季度整体看,18年1-3月出口累计增速14.1%,高于去年同期,而进口累计增速18.9%,不及去年同期。展望未来,贸易战的担忧和全球经济的减速将影响中国出口,扩大进口战略下进口增速将依旧稳定,但贸易顺差面临趋势性下降,而顺差下降不支持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

  二、物价:通胀压力不大

  1)3月CPI回落。3月CPI环比下跌1.1%,同比大幅回落至2.1%,春节等短期因素消退,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均回落到正常水平。具体来看,节后鲜菜、鲜果、猪肉、水产、鸡蛋价格均大幅回落,食品价格环比下跌4.2%,同比回落至2.1%;尽管服装、房租价格季节性有所回升,但节后集中出行减少,交通旅游价格大幅下降,成品油价格下调,非食品环比下跌0.4%,同比也回落至2.1%。

  2)4月CPI微降。4月以来猪价尽管趋于稳定,但相比去年的均值已经下跌了近20%,今年仍会是CPI的主要拖累,这也印证了我们去年底的判断。其它食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预计4月CPI环比走平,同比微降至1.9%。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