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新政“外衣”下的西安楼市: 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连续三年供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5-03 12:33
淘宝违规行为 微信搭讪 2014yy年度盛典排名 橘梨纱star424 ed2k 色小组 驭风大师图波尔 寒天行侠传 天祥菩提精舍 金玉梅 花宁斯影视

4月19日,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的阳光城丽兹公馆项目开盘,共推出14号楼的170多套房屋。但在1800多个排号者的竞争下,很快售罄。此前的3月30日,同样位于曲江新区的金辉世纪城项目开盘,500套房源吸引3000多人选房。尽管雁塔警方出面调解,但由于现场过于混乱,当日开盘最终取消。

“几乎每天都有人托关系来买房,不问价格,只要留一套房源就行。”西安某大型房企营销负责人于4月25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以前企业手上会留一些存货或尾房,现在已经无房可卖。

仅仅过了一个春节,西安楼市就迅速进入供不应求状态。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在市场最为集中的曲江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是“一房难求”的奇怪景象。

要知道,从2016年末推出“限购令”至今,西安共出台了5轮楼市调控政策,对需求端的限制不可谓不严厉;且西安楼市在2017年实现量价齐升,需求已大量释放。

很多人将原因归为落户新政。自2017年3月推出“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以来,西安共吸引了超过55万人落户。其中,仅今年以来落户的人数就超过30万人,规模超过任何一个国内城市。

户籍人口增多,带来购房基数增加。然而,若综合分析西安的城市定位、供需形势、购房者心态会发现,这30万人并非西安楼市的全部答案。

换房节奏加快

2017年3月至今,西安共三次出台落户新政,最近一次出台于2018年2月1日。新政在此前大幅降低落户门槛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流程,最短落户周期被压缩到两天。

这一时间点值得关注。政策出台时已临近春节(2月16日),购房行为趋于冷淡。但春节过后,这部分新落户的需求可能集中释放,从而为节后的“一房难求”提供解释。

官方的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西安市公安局官微“西安公安”公布,自2017年3月份截至当年底,西安共计迁入新增人口25万余人。截至4月16日,2018年西安新迁入的户籍人口就达到30万。

“户籍人口增加,使得需求基数扩大,如果供应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就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易居克而瑞西安事业部总经理朱郁25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春节过后西安楼市供不应求,户籍新政的因素不可忽视。

但这并非市场的全部真相。

“我们只能辨别(购房者)有没有资格,没法判断他是不是新落户的。”前述房企人士表示,“新西安人”肯定进入了购房市场,但占比多少不好判断,因此很难确定落户新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他看来,落户政策对西安楼市的影响被放大了。因为“110平米到150平米的户型卖得最好,占六到七成,说明改善型需求是现阶段的主体”。而在新落户的人中,改善型需求占比应该达不到这一水平。

该人士认为,虽然去年西安市场量价齐升,需求大量释放,但西安楼市的换房周期并未结束。春节后的市场火热,是户籍新政和换房周期叠加的结果。

在很多从业者眼中,购房者从首次置业到再次改善,通常会间隔7年左右时间。西安楼市的上一轮成交高点出现在2010年-2011年,按照“换房周期”计算,2017年和2018年应是改善型需求释放的阶段。

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从成交面积看,2017年西安成交的100平方米以上房屋占比为61.2%;从户型看,去年西安成交的三房和四房占比68.6%。这都佐证了改善型需求的主导地位。

朱郁表示,改善型需求会在今年继续释放。除换房大周期的作用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使这一轮换房节奏得以强化,并导致改善型需求释放规模大、周期长。

其一在于,发改委于今年2月7日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入“国家中心城市”,成为全国第九个获此地位的城市。城市功能和定位的改变,赋予西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因此,在春节后的这轮西安楼市热潮中,除正常的需求释放外,还有“价值投资”的成分。

其二在于,房价上涨带来的“买涨效应”。据克而瑞统计,2017年西安住宅成交均价为960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8%。在较为热门的曲江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个别项目涨幅超过了50%。相比成都、郑州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西安的房价水平仍被认为“低估”。

按照朱郁的说法,身处这一环境中,“就算没住到7年,只住了3年、5年的,也可能选择在此时换房”。

他认为,户籍新政刺激,以及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对调控政策形成一种内在抗力,并使西安市场呈现出“越调越涨”的局面。

据悉,从2016年12月至今,西安共出台5轮调控政策,已实现全市限购,门槛为连续两年的纳税和社保证明。此外,西安还成为全国第六个出台“摇号”政策的城市。

长期供应存缺口

与需求端的强劲相比,西安楼市的供应并不充裕。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以来,西安新增供应房屋约8万套。“就算新落户的30万人中有一半来买房,缺口也很大了。”前述房企人士说。

西安市房管局将其归结为季节性开工因素。在房管局于4月20日召开的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部分热点区域如高新、曲江的高品质住宅项目供需紧张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受手续办理和施工进度的影响,部分项目没能按年初发布的计划上市,一季度住房供应量比计划少80万平米。”

近几年,出于治污减霾的需要,西安在冬季供暖期对除地铁项目和市政抢修、抢险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也即“禁土令”。“禁土令”从11月延续至次年3月,在这期间,商品房建设工地不得施工。

西安市房管局指出,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后续项目将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这种暂时的现象将逐渐解决。

但实际上,西安楼市的供应紧缺情况并非一朝一夕。

据易居克而瑞统计,2017年西安市住宅成交量为1573.95万平方米,连续三年保持1500万平方米以上。但这三年的供应规模均小于同期的成交规模。其中,2017年的供应规模为1331.84万平方米,缺口约在15%,2016年的缺口则超过60%。

受访的房企人士普遍指出,在曲江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热门区域,住宅库存的去化周期均在5个月以下。个别人士认为还不足3个月。

房企人士将此归结为开工时间不足。西安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25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除“限土令”期间外,每年的高考和中考期间,西安也有大约一个月的停工期。遇到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也会被要求停工。再算上阴雨天气的影响,每年的“有效开工期仅有6个月左右”,“就算加足马力,也难以保证供应充足”。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