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郁认为,就算开工节奏得以保证,在项目入市时,还会遭遇“限价令”的影响。“政府给出的备案指导价偏低,很多项目的报价超过指导价,于是不得不反复调整。部分开发商为了保证利润,宁可不去报备。这就导致备案规模下降、入市日期拖延。” 据悉,西安对商品房备案价格并无量化标准,但大多会与同一项目的前期价格,以及同区域、同品质的其他项目价格做比照。据受访的房企人士反映,备案价格的限制涨幅较低,通常在10%以下,有些项目被要求不得高于前一期的开盘价格。 有房企人士向本报记者承认,去年以来,在获取预售证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多次报价的现象。但均否认主动捂盘的存在,因为“有销售任务压着,不可能有房不卖”。 好消息在于,虽然“停工令”和“限价令”仍然存在,但在销售端的带动下,西安楼市的供应端正逐渐恢复。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机构的统计,都显示2017年西安的住宅用地成交规模有明显增长。在官方公布的最近五年(2017-2021年)土地供应计划中,也显示宅地供应将维持高规模。 前述发布会上,西安市房管局局长夏俊山介绍,总体上看,西安市即将上市的房源还很充足。2018年主城区及长安区计划上市新建商品住房2697万平方米,共22万套,截至目前,未上市的还有2400万平米,约20万套。 前述房企人士对今年的市场表示乐观,只要保证按期开工并拿到预售许可证,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不成问题。但他同时认为,供不应求的状态将至少持续到第三季度。 朱郁则表示,今年的西安楼市将“稳中见涨”。“稳”是指随着供应量提升,以及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市场将趋于稳定;“涨”则意为市场仍然维持上行,热点区域的价格仍有上涨的压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敏) |
- 上一篇:秦皇岛3月24日楼市动态
- 下一篇:一房难求 捂盘惜售:长沙楼市“怪象”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