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朗读:
今日起严惩中介买卖交换个人信息 在如今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对于一个人的隐私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不留神留下联系方式后,被接二连三的骚扰,甚至陷入电信诈骗中是常有的事,不过从下个月开始,这一现象将会有所改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将严惩买卖交换个人信息。 去年6月,家住香蜜湖瀚盛花园的张先生连续接到同一家中介公司打来的电话,中介人员不但知道张先生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还对他的住宅信息了如指掌,这让张先生心存疑惑。 张先生来到楼下的中介门店,询问中无意发现,中介电脑里居然存放有小区六栋楼,数百户业主的电话号码和租住信息。除了有业主的,还有租户的,甚至有些业主出国或出差都有备注。 中介买卖交换个人信息将严处 其实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都会接到类似张先生的骚扰电话,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和适用法律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不过,在采访中,不少中介对此法规都不愿多说。 此次,“两高”的司法解释不仅指出,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而且规定房产中介之间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同样构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而且对于违法的红线有了明确的划分。 其实,侵犯个人信息已经成了不少行业获取客户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从今日起将要实施的两高司法解释第三条,第四条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务、提供服务过程中手机公民信息的,都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经济生活报道。 [责任编辑:林玟珊]
延伸阅读
新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