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行力推平安银行。我们认为,平安银行Fintech实力突出,零售转型战略执行力强,是具备互联网思维新银行之代表,或将赶超招行,估值提升空间巨大,坚定看好。我们认为,平安银行未来2年股价上行空间仍然非常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 第三,与其他国家比,估值明显偏低。A股银行板块PB估值居于主要国家中等水平。A股银行板块1.0倍PB(lf)仍低于美国银行业1.3倍PB的估值水平,处于主要国家中等水平。 IFRS9法则实施后将不再设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同时也将影响包括信用业务在内的多项业务;我们通过对“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资产规模/可供资产规模”的相对数值和可供科目具体构成的分析,认为中信证券在该项准则实施后将会释放较多净利润,预计2017年年报数据表现较好。 回顾去年的港股地产行情,销售的大幅改善是基础,但估值半年间从5倍修复到20倍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是市场看错了地产周期,海外市场从2009年开始就不断有投资者看空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以及以恒大为代表的高杠杆房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过于严重,因此给予地产股尤其是高杠杆地产股极低的估值,但今年行业的巨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看错了中国经济也看错了中国房地产,由此产生的巨大的预期修正;A股自2013年开始看空地产的投资者增多,与过去海外的逻辑类似,担忧泡沫担忧杠杆,这些担忧都随着2017年去库存的成功而彻底解除,A股的修正也将继续。 首先说银行,在过去的路演和交流中,我们往往提到债转股大家第一反应都觉得对银行利空,因为大家看到过去的债转股第一直观印象还是银行把债权转成股权。我们认为这里面存在非常大的认知偏差,而且最终导致的预期差也会慢慢的颠覆。 2)经济企稳复苏,业绩上行 新管理层战略稳健,财务报表调整夯实 政策调控太多也是投资者不买地产股的原因,做政策博弈太累且不确定性很强,目前中央积极建设长效政策,与市场不同,我们认为没有短期决策的长效机制才是真正的长效机制,这将系统性提升地产股估值,长效机制建设一直被市场解读为利空,比如房产税和租赁,但我们认为长效机制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短期政策的逐步退出(不一定完全退出而是不再反复操作),长效机制如果完全建立起来,那么对地产公司,尤其是优质地产公司,应该是大大的利好,这将使得他们的投资决策更加从容和淡定,更有利于稳定公司经营,这将系统性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溢价、提升行业长期估值;另外,从短期政策博弈角度,目前的四限政策(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在边际上已经没法更紧了,反而有可能逐步宽松(比如预售证),因此即使做短期政策博弈,目前也是最紧的时候。 2、当前,我们为什么仍强推银行板块? 经济企稳复苏与低估值共振,低估值的银行股作为优质核心资产,估值或不断重构,有望迎来一波大行情。我们处在上市银行业绩上行周期里,业绩改善就是底气,估值持续提升或是大趋势。 联系人 许向真 非常看好四大行,1月首推农行。农行基本面改善大,不良、关注贷款等双降,不良贷款率3Q17更是两年来首次降至2%以下;存款增长较好,测算3Q17负债成本率低于1.5%,资产规模增长稳健,息差持续上升。在不良拐点与息差回升驱动之下,净利润有望重回两位数增长。给予农行买入评级,目标价5.06元/股,存有较大上行空间。 当白酒与家电龙头股价大涨,当房地产龙头估值上去后,基本面已迎来拐点的银行股之性价比日益凸显。 当前中信PB处于历史中枢水准,与2016年3-10月阶段相近,但2017-2018年中信ROE预计将高于2016年;同时,2017年10月以来监管层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的重视将会带来配套政策的预期,对照2012-2013年相似阶段,我们认为估值有上行空间,继续推荐。 银行股(14%的ROE,超4%的股息率,上升的业绩增速)作为优质核心资产,或正处于估值不断重构的大趋势之中,2018年银行股行情或远超市场预期,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对外发布时间 2018年1月18日 在去年全年看多地产龙头的基础上,我们在2017年11月在全市场率先提出“全面看多地产板块”,并建议加配地产板块,至今获得市场充分验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地产股将迎戴维斯双击”的四大逻辑被投资者越来越认可,结果和逻辑获得充分验证,我们提出的四大逻辑将支撑行业继续上涨,现阶段可加配二线品种,建议关注:和绿地控股。 1、银行 【银行】廖志明 天风银行 廖志明 2018年我们的投资策略是,以四大行为盾,以为矛,关注。 当前,A股银行板块ROE达14%,估值却仅有1.08倍PB(lf),而美国银行板块ROE不到10%,估值却达1.3倍PB(lf)。且考虑到,A股银行板块处于业绩上行通道中,ROE有望回升。 但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有几件事很值得关注:第一,年初传出的部分二线城市楼市政策开始松动(事实上去年底就看到部分二线城市以引入人才的方式放松一些房地产政策);第二,以天津、内蒙古等地为典型爆出GDP虚报的消息;第三,去年底内蒙古紧急叫停了几条地铁基建项目;第四,金融防风险加速,近日郭树清在接收访谈时再度强调防范风险的重要性。 银行股(14%的ROE,超4%的股息率,上升的业绩增速)作为优质核心资产,或正处于估值不断重构的大趋势之中,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