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全国各城频频出台系列人才引进新政,一场“硝烟四起的抢人大战”瞬间引起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人才新政的竞争也是各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政策的持续出台不仅加速了城市间人口流动,也推动楼市持续升温,从新政实施的市场预期效果来看,各城市能级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或超预期或远不及预期所料。
一、人才新政频出,落户门槛降低
(一) 城市能级走低,各线持续发力 截止到2018年6月,已有50余城相继加入人才大战中,各地新政竞相加码,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一方面,出台人才政策的城市显著增加,累计频次也不断增长,各城市累计出台的新政达百余次,未来人才规模战或将持续升温。 表: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能级区域占比(不完全统计)
另一方面,通过亿翰监测的数据,我们发现2017年人才新政主要以二线城市为主,三四线反响不大,进入到2018年,人才新政城市能级走低,由二线向三四线下沉,其中,环渤海的三四线表现较为积极,长三角和珠三角出台新政的三四线城市数量占区域比值趋同,中西部城市发展受限,三四线有待发力。2017年或是二线城市间的抢人之战,而2018年各能级城市持续发力,城市间的人才角逐愈发激烈。 表:2017年-2018年各城市人才政策梳理
数据来源:亿翰整理 (二) 新政补贴趋向多元,二线表现依然亮眼 随着人才新政出台频次的增加,其内容也不断丰富化,尤其是新政补贴方面更趋向多元,集中表现在落户买房、租房、生活补贴、科研补贴以及就业创业诸方面。其中,二线城市补贴额度依然亮眼,不同层次人才均享有各类补贴,东莞表示对于特级人才买房最高补贴250万元,长沙新政中关于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生活补贴;三四线在2018年后政策势头不减,以徐州、唐山和昆山等地表现突出,其中唐山高调宣称根据贡献最高补贴1亿元综合资助;一线城市也积极加入到人才抢夺战中,广州针对高层次人才买房最高补贴50万,租房也有相应补贴。 表:2017-2018人才新政补贴政策梳理
(三) 落户门槛有所降低,人才新政成效显著 人才新政第三个显著特征即落户门槛有所降低,其中呼和浩特2018年5月新政中称落户门槛要从本科降低到中专,郑州2017年11月的新政更是直言实施零门槛落户。在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后,各地人才新政实施后均取得显著成效,城市人才吸附力也有所提升。尤其是西安实施新政后,仅2018年上半年落户人口就突破50万,其中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65.8%。天津自5月16日人才新政发布以来,截至5月21日,天津已直接落户5800人,领取调档函2.7万多人。从全国来看,2018年内已有逾35城发布人才引入政策,如何在暗然涌动的市场中突出重围、顺势而为,或成为各城市发展需要深思的问题。 表:2017-2018人才新政落户门槛梳理
城市户籍人口能否发生显著变化?
(一) 二线影响或更显著,三四线效果平平 政策驱动下,不同能级城市户籍人口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013年-2015年,城市户籍人口变化相对平缓,2016年之后变化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政策优势尽显,户籍人口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三四线城市虽然也出台系列人才政策来助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但部分城市新政效果平平,以徐州和烟台为例,2017年出台人才新政后,新增户籍人口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反而出现负增长。那么新政究竟对户籍人口的增量产生多大影响?接下来我们对由新政带来的新增户籍人口进行测算。 表:部分城市2013-2017年新增户籍人口(万人)
备注:(1)2018的新增户籍人口数根据2013-2017年的新增户籍人口数据以及2018年上半年新政带来的户籍人口变动趋势预估所得。 (2)由于目前三四线的人才新政对户籍人口的影响效果平平,故暂不对三四线新政带来的新增户籍人口进行测算。 根据测算的结果可知,一二线城市中,户籍人口净增长有相当比例的增量是由人才新政引起。其中,武汉由人才新政带来的新增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比重约70%,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落户、安居住房和薪酬收入等方面给予留汉大学生诸多优惠,同时政策透露5年内要吸引100万大学生,引才规模相当之大,济南、杭州和南京,2017 年上半年推出人才新政后,三市全年户籍人口分别同比增长1.71%、 2.43%和 2.70%, 远高于该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0.53%。 通过预估2018年城市新增户籍和由人才新政带来的新增户籍人口,可发现2018年的新增户籍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比重较2017年有些许上涨态势,上半年比值表现良好,诸如2018年上半年,西安落户人口突破50万,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65.8%,下半年人才新政对城市新增户籍人口的贡献或将继续保持上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