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直到2016年9月,厦门才正式重启限购政策,外来客购房面积量开始大幅度减少。 “厦门经济稳定,气候也宜人,发展潜力较大,故部分投资力量或推动房价上涨。”卢文曦表示。 “只要是在2017年以前买房的,没有不赚的。”李峰笑言道,“我们有几个客户以前是世茂湖滨首府的承建商,连他们都没有想到房价会涨得这么快,几年前世茂愿意将房子低价抵给他们,他们还不愿意,现在反而不得不高价来买。” 李峰指出,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预售证限价政策的紧缩,岛内许多准备高价出售的楼盘均无法达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于是“阴阳合同”的现象十分常见,且多数出现在单价7万元以上的新房之中。 比如,当时差价最高的是一个名为帝景苑的别墅项目,预售证备案价格约7万元/平方米,而开发商实际要求购房者必须补足16万元/平方米,方可出售,于是便有了私下签订的9万元/平方米的合同,并且这部分资金是不允许办理贷款的。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实地走访多个楼盘后发现,所谓的“阴阳合同”现象,在现阶段的厦门一手房市场上,已经不复存在。 7 数十家房企蜂拥而至 随着厦门置业版图的不断拓宽,厦门这块“香饽饽”也引来不少房企的垂涎,相继“抢滩”角逐。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保利、招商、中铁、中海、龙湖、融信、泰禾、恒大、碧桂园、融创、旭辉、富力等数十家知名房企先后入厦。 除上述外来房企之外,还有禹州地产、住宅集团、海投房产、新景地集团、恒禾置地、特房集团等厦门土生土长的房企。 据克尔瑞厦门统计,2018年1-7月, 世茂“后来者居上”,以21.91亿元的成交金额夺得厦门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权益榜桂冠,市场份额占比7%。 此外,首开、龙湖、禹州、万科、保利等行业领头羊也榜上有名,市场占比分别为5.2%、4.4%、3.7%、3.6%、3.3%。 房企的积极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厦门的土拍市场。 注:出让土地包含住宅,商服等各类经营用地 根据厦门市土地矿产资源交易市场官网数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发现,2010年至今,厦门市每年都有上百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公开出让,仅土拍收入,每年就超过百亿元,其中,土拍收入最低的2011年为135.02亿元,至2016年已飙升至最高点的492.43亿元。 8 土地价遭腰斩? “面包”与“面粉”息息相关,土拍市场遇冷常释放房价下降的信号。 据了解,在同安片区,2017年融信、保利、禹州和首开配建楼面价均超过3万元/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