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套住的人坚信会回本背后 环京楼市躁动炒房客重现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限购一年多后,环京楼市降至冰点。曾经随着大批人流一起涌入环京楼市的人们,如今也是状态不一。“有人崩溃,有人唏嘘。更多的人充满希望,你看北京市政府已经入驻副中心了,市场回暖还会远吗?”燕郊房产中介马峰(化名)坚信,环京区域的限购政策终究会放开,日子总能好起来。就在“想买房无资格、想卖房无人要”的“绝境”中,近来有消息称,环京的大厂、香河楼市重新热闹起来,众多购房者蜂拥赶来抢房,投资客的身影再次出现。 据证券日报消息,2017年初,燕郊二手房单价一度触及4万元/平方米,看着同行转手了一套房子就赚了40多万,马峰很羡慕。 房价最终还是降下来了。“现在燕郊的均价大约在16000元/平方米至17000元/平方米,我是真想再买一套,”为此,马峰甚至提出“假离婚”的方法,但是被其妻子拒绝了。马峰懊恼地说,现在想买也买不了。 相比来说,投资者李燕(化名)“想卖不能卖”更难过。“我买的时候还是期房,单价已经快2万元了。现在虽然已经交房了,但是毛坯房无法出租。”李燕在纠结,要么花一大笔钱装修,要么就放在那过过眼瘾。 和马峰一样,李燕坚信环京楼市的限购政策总有一天能放开。固安的房子,总有一天能回本,她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这边厢感觉环京市场一片“沉寂”,那边厢,却又是另一幅景象。 事实上,由于北三县实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外地购房者的购房资格被严格限制,需要满足当地3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缴纳或纳税条件。随后,北三县的楼市陷入冰封期,成交量暴跌,房价与高峰时期相比跌去了一半。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了大厂、香河楼市,发现部分项目出现了阔别已久的热销场面。 进入大厂的一项目,售楼处人声鼎沸,沙盘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平时工作日人还少些,要是周末过来人更多,我都没时间给您坐下来细说,您看中了就赶紧订,现在一天我们至少卖十来套,周日过来房子肯定就没了”,项目的置业顾问说。 潮白河附近的另一处楼盘也挤满了购房者,在穿过两三层人群后,《华夏时报》记者才挤到了区位图旁边。在匆匆给记者讲完区位之后,置业顾问在桌上放下一张户型图,打开手机给记者发过来一张事先算好房屋价格的图片,“这张是85平米两室的户型图,这是我算好的中间楼层的一个价格,都差不了太多,我没时间给您算了,您先看着,看好了赶紧交定金占下,不然肯定就没了,我那边好几个客户在选房,有什么问题再来问我”,说完置业顾问就赶去招呼其他购房者。 香河的楼市也躁动起来,“我们上一周开了8号楼的200套房子,在微信上10秒就抢光了,6号楼选房的时候很多都加了两三万才能选房。”上述置业顾问无不自豪地表示:“下周会再开200套房源,如果蓄客多的话,可能会收2万块的排卡费,贷款买房可能也会取消,改成只接受全款客户。” “这里的客户,大多数都是来投资的,有一个客户刚定了4套”,一名置业顾问称。对于购房者不是当地户口,也没有在当地缴纳社保和个税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买房?对此,多个项目表示,这不是问题,有办法解决。 “铤而走险”的开发商门庭若市,相比之下,“循规蹈矩”的项目则是另一番景象。《华夏时报》记者在另一个售楼处看到,整个售楼处空空荡荡,只有记者一位访客,其置业顾问介绍,目前项目为1.2——1.3万左右的价格,现在大厂限购,只能卖给当地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很少,所以只能慢慢消化。 但这一幕幕“钱景”背后,却蕴涵着重重危机。中国豪宅研究院院长朱晓红称,提醒一下这些购房者,不要因为开发商给你的承诺,就轻易交出全款买房,现在签的是草签合同,并不是正规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实际上房子还是在开发商名下,如果市场出现房价大涨,开发商很有可能会毁约,购房者的权益在这时候是很难保障的。 朱晓红表示,炒房都是在炒预期,由于首都副中心等因素的影响,北三县的区域价值提升,人口净流入有所增加,所以炒房客再次出现了。但这些区域现在严格意义上讲还是北京的睡城,缺乏相应的产业,在限购持续的前提下,这些区域房地产市场会保持平稳,房价不会大涨,所以,在市场不确定的前提下,违规全款购房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综合自:证券日报、华夏时报)
相关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