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出席《新浪·长安讲坛》,并在会上发表以“中国货币政策的框架”为题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上,他终于说出了“宽松”二字!也难怪此次演讲引发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一般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意味着和房产相关的调控政策也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然则今年下半年的政策已经明确“不走地产泡沫老路”。那么,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宽松,房地产又能受惠多少呢? 01 易行长的演讲,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点: 1、针对宏观调控,他建议下一步政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做好预调微调,把握好度;二是强化政策统筹协调,缓释信用收缩;三是发挥好“几家抬”的合力,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小微金融等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四是继续深化金融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货币政策要把握内外部均衡的平衡,即以我为主兼顾外部。如果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就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但也不能太宽松,否则会影响汇率。 3、争取在三年时间里,通过强化监管,集中整治和深化改革开放,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领域突出的高风险得到有序处置。 分析来看,首先,国家十分重视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这也是易纲上任以来谈论货币政策最清晰的一次。 他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货币政策需具备灵活性的这一特点,即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灵活应对。具体来讲,在经济过热或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时,必须采用适当工具“慢撒气”“软着陆”,实现平稳调整;在经济衰退或遭遇外部冲击时,须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增强公众信心。 其二是他谈到了我们关心的货币政策会在明年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走向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所以可以确定明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会较今年略宽松。 2018年的货币政策明显是前紧后松,如果明年较宽松的话,那对各类企业的融资来讲肯定是件好事,包括楼市在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宽松并非指完全放宽,原因是太宽松,利率又太低的情况下,会影响汇率。所以要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02 让各界广泛关注的是,易纲行长在演讲中终于说出了“宽松”二字,这对实体经济、股市来说,的确是一大利好。 既然已明确我国明年将实行较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会对我们的宏观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呢? 对于我国的实体经济而言,略宽的货币政策能有效刺激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更能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一般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意味着和房产相关的调控政策也会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利率的下调、信贷的扩容等会造成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但2018年下半年的政策已经明确“不走地产泡沫老路”,尽管接下来货币政策宽松,但大规模的资金也不会流向房地产。 其实这点从此前央行官员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表态中也能看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绝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从七八月至今,不时可见。可以说总体上,央行的相关措施是有一贯性的,也就是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力度,但是不会采用无节制、非定向的“大水漫灌”式经济刺激方式。楼市想从这轮货币宽松政策中获益应该是有限的。 03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指出:以往每一次的宽松周期,我们都会刺激房地产,毕竟地产投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动力。但最近的政策却都对地产只字未提,而关于地产的政策包括住建部称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以及统计局称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都在说明不会走地产泡沫老路。 从2018年九月开始,房地产市场朝着稳定的趋势发展。截至今年11月的楼市,在调控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累计平均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一线城市的二手住宅持续下降。 现实就是如此,稳定房价会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方向,所以无论是宽货币还是宽财政,都无意刺激房地产,预计“房住不炒”会继续执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影响以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对投资理财来讲也是一大好事,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拉低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的受益水平,那么投资者手中的回报率会增加。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债券研究团队认为,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是利好,未来可能得到宏观数据进一步支撑。 如果从货币政策去看对楼市的影响的话,梳理自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宽松期的政策工具可以看出,三次货币宽松期均伴随着多次降息降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情报站。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