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股份制银行地产信贷部主管表示,过去央行“放水”之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就马上放松了,过去货币宽松之后,中央也对房地产市场不再进行表态,因为“放水”就是要稳增长。但2019年因城施策,调控目标就是稳房价,所以房地产很难沾到货币适度宽松的光。 “在还款压力下,房企流动性较弱,有着较高再融资需求的房企数量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剧融资难度,融资成本或再度提高。”有房企人士指出。 但来自中央层面对于“房住不炒”三令五申定调之后,也让更多人看清楚此轮房地产调控中,中央对于抑制房地产投资投机和挤压楼市泡沫的决心。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责任编辑: HN666) 业内人士认为,从刚进新年就申请额度的情况来看,进入规模扩张关键年的大部分房企,其融资端口的需求还在持续加大,而对土地储备和市场扩张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房地产行业资金面也会得到边际改善,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松动信号。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释放了近8000亿元流动资金,叠加1月14~16日3天逆回购操作,合计“放水”超1.5万亿元,这让房企看到了融资环境松缓的“曙光”。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惠誉认为,大型开发商,尤其是排名前20位的开发商在不能提高杠杆、保持流动性充足的前提下,销售和土地储备补充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但如果房企杠杆率较高,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去杠杆,仅补充与销售量相当规模的土地。 1月13日,世茂股份披露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不超20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4.65%。11日,融创中国公告称拟发行本金总额为6亿美元的票据。金地集团(600383,股吧)1月8日发布公告称,拟向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新增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总规模不超过200亿元。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1月21日03版 责任编辑 许倩) 克而瑞研究中心2018年11月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房企平均境外债融资成本为11.47%,较前10月境外发债平均成本6.45%增长了5.02个百分点。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表示,当前房企融资最主要途径仍是银行“开发贷”,其他融资渠道基本上全收窄了。除“开发贷”外,房企还可以发境外债,长租公寓或持有物业的房企可以做一些资产证券化,房企供应链金融ABS,但发行的规模都比较小。
━━━━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最新评论 即便2019年最佳的融资窗口期还未到来,但对于房企而言,资金的饥渴已经容不得他们等待更好时机,提前布局融资渠道抢占资源,一触即发。 ━━━━ 根据惠誉发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2019年信用展望,中国房地产行业2019年展望为负面,销售量会出现温和下降,房价方面,存在刚性需求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基本保持稳定,但三四线城市可能出现房价下降的现象。 回望2018年,在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大环境下,国内楼市开始降温并在总体上归于静淡,眼下市场调整期还未过去,房企对资金的需求依旧不减。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北京报道 “发债融资是普遍的行业现象,美元票据相对容易些,现在房企并不盲目追求规模竞争,已经变成比拼融资能力了,这直接决定房企生死,通过各种渠道能融到钱才是关键,现金流维稳是首位。从各地释放的信号来看,今年大环境应该会宽松些。”某上述发债房企区域总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