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编辑:刘凯 穆迪报告亦指出,预计在融资需求的支撑下,中国房地产业未来12个月开发商平均融资成本将继续上升。 显然,2019年又是一个融资需求旺盛的年头,但2019年的房地产环境仍然乐观不起来。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1月份以来,世茂股份(600823,股吧)、融创中国、金科股份(000656,股吧)、电建地产等多家房企陆续公布融资计划,合计已经超过30起,总规模超过800亿/元,房企融资规模继续上涨。 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在国内A股市场发债融资仍是实力房企的最佳选择。 一方面,他们的融资目光依然瞄准海外发债。如正荣集团、禹洲地产、新城控股、中骏、中国奥园等近日纷纷宣布发行美元票据,票面利率普遍接近甚至超过10%。 虽然近期房企融资出现回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房企融资成本仍处在高位,且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在上升,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高位。
审读:戴士潮 针对2019年开年开发商密集融资行为,有声音认为,眼下楼市销售逐渐放缓,回款难,而房企前期投资过度,资金需求旺盛,所以增加融资的诉求明显上升。从国家层面来看,大概率上依然会维持对于房地产行业资金的严监管。 热门新闻排行榜 《华为的冬天》一文面世至今已18年,虽然华为正在经历其历史上最为严峻的时刻,但还没有迎来真正的冬天;万科也在去年高喊“活下去”,但年度6300亿元的销售回款,说明万科并没有真正地活不下去。 1月16日,正荣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发行1.5亿美元2020年到期年息10.5%的优先票据。同一天,禹洲地产也称计划发行于2022年到期金额为5亿美元,利率为8.625%的优先票据。 近日,当代置业公告称,公司发行一笔2020年到期的1.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高达15.5%,这只是房企融资成本高企的一个缩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房地产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8年10月以来,中央接连发声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央行顺势在10月7日出台了新一轮降准新政,在此调结构、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金融政策中,房地产融资形势有所放缓。2018年11月开始,房企发债及获批速度有所提升,这被业内视为金融形势“转暖”信号。2018年12月,发改委明确表态,为资产超过1500亿元、营收超过300亿元的房企,给予债券发行即报即审等便利。 从房企发行美元债票面利率来看,2018年年初的龙头房企境外融资利率大多在6%左右,此后这一成本在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飙升,10月份时票面利率纷纷突破10%,此后仍继续上升。 2019年,面对已经迎来的还债高峰,房企不得不高成本“借新还旧”,自寻出路摆脱资金困局。除在销售端推出各种让利活动加速回款外,有报道称泰禾集团(000732,股吧)、佳兆业等房企去年甚至推荐员工购买理财产品。 你可能会喜欢 看全文 而对于小型房企,惠誉认为,这类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吃紧、资本耗尽的情况,小房企们将现有项目卖给大房企或者降价是大概率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85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额11920亿元,同比下降11.09%。进入到2019年,房企便在开年的半个月内抛出了近千亿元的融资计划。 开年密集融资 利率再度攀升 这是今年以来最早启动融资准备的一批房企,它们或许是赶上了好时机。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的文件公布后,房企发债融资难度趋于缓和。有房企人士认为,一直以来收紧的融资窗口可能要开一些口子了。 一方面急于拿地,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囊中羞涩的窘境。随着金融形势转暖,2019年房企融资环境是否得到改善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此前一天,中骏、新城控股、中国奥园分别发布发行美元票据公告。中骏拟发行5亿美元2021年到期优先票据,年利率为8.75%。 更多的业内人士不再盲目乐观,他们更倾向于,融资窗口期并非对所有房企都放开,房企间分化会日益明显,龙头房企尚有“御寒”能力,继续在土地市场积极拿地;而不少中小房企则面临着“生死考验”。 2019年开年刚至,急着“抱薪救火”的一众房企已经迫不及待地为新一年的融资做准备了。 融资窗口 并非对所有企业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