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806号文中的优质地产企业为例,其覆盖的资产大于3000亿、营收大于500亿的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要明显小于中小地产企业。但这些房企规模较大,对经济的重要性较高,一旦出现风险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大。政策可能意在通过支持融资,缓解大型房企面临债务到期高峰时的偿债压力,以避免潜在的衍生风险。 我们可以发现,在上一轮房地产政策宽松周期中,前期的宽松政策大多集中在地产销售端,而房企融资方面的政策转松则最早出现在周期开启的5个月之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上一轮经济面临高库存问题,这也使得去库存成为“三去”中的一项。 3)财政政策方面,除了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对基建的支持以外,减税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但减税作为供给端政策对债市的冲击,其直接影响不及支出扩张方面的需求端政策,对债市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担忧国债供给增加。 本文作者:刘郁,来源:郁言债市 2014-15年的政策宽松周期中,地产方面,房地产前期的宽松政策大多集中在地产销售端,而房企融资方面的政策转松则最早出现在周期开启的5个月之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上一轮经济面临高库存问题,这也使得去库存成为“三去”中的一项。 3)财政政策方面,除了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对基建的支持以外,减税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但减税作为供给端政策对债市的冲击,其直接影响不及支出扩张方面的需求端政策,对债市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担忧国债供给增加。 虽然稳杠杆对宽松政策的约束仍会持续,但当前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位,政策方向可能面临调整。接下来需要关注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