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2018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精华)【和讯房产西南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2-20 11:48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 金人三缄 津津有味的意思是什么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 靳柯刺秦 晋级赛规则 劲舞名字 劲舞名字大全

  当住宅市场的疯狂渐渐停歇,租赁市场的时代开始来临了。长租公寓在政策红利的助推之下风头正盛,同时也成为了不少房企布局的重点。除此之外,中介机构、酒店、银行等不同主体也纷纷抢滩市场,长租公寓的利润空间正规模化地增长。

  办公市场持续疲惫,却正给了联合办公异军突起的大好良机。共享理念的盛行,为传统办公市场带来鲜活的动力。一方面是千禧一代自主意识的崛起、工作理念与习惯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租用成本的降低以及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丰富的生活配套植入日常沉闷的工作环境之中,办公方式从封闭孤立向开放、交流、共享转变,这不仅是如今现状也是联合办公诞生的初衷。

  据商务部监测,第一季度全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购物中心业态销售额同比增长6.3%。

  为此观点指数研究院在对行业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期跟踪的企业表现与数据分析,评选出“2018中国长租公寓品牌TOP10”,以此推动行业的不断发展。

  在甲级写字楼供应方面,除了个别二三线城市将保持较快增长外,其他将维持缓慢增长状态,特别是北上广,由于市场发展较早,饱和程度较高,增长速度极慢。

  目前国内文旅地产市场规模稳步壮大,需求旺盛,势必会出现新的趋势。未来发展趋势将和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息息相关,政策将预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热点,而市场需求将会作用于文旅市场的转型升级。

  截至2017年末,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60%。随着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密集程度势必也将会显著提高。

  产业地产:政府与开发商的共舞时代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作为房地产行业中盈利最为丰厚的房企,它们在资金端上显然比其他几类参与主体更为游刃有余,规模化带来的信用使其更易于发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房源方面,部分房企已储备较多的已建成物业,可作为租赁房源。另外,已开发的商业和操盘的旧城改造等项目,也可以在恰当的时间点转为租赁房源。除此之外,在土地方面,房企在各城市新增的自持地块不断增长。

  长租公寓前期投入大、后期利润少的难题,使金融创新不断上演。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如类REITs、CMBS、CMBS、ABS、ABN及其他证券化产品让企业融资效率提高,也降低大众投资地产的门槛。对于企业来说,是否充分利用资产金融化将会成为制胜的关键。

  物流地产行业的发展将会向着科技化与高端化继续前进,在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中,物流地产项目也将成为虽不引人注目但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长租公寓:租赁大时代 风口之上的长租公寓之争

  需要注意的是,从销售榜单来看,上半年合约销售超过400亿元的房企达到32家,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些都是年内冲击千亿房企的种子选手。对比2017年达标千亿的17家房企来看,今年“千亿阵营”将进一步扩围,同比增长88.23%。

  为此,观点指数研究院在长期跟踪企业动态、市场发展、行业经济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访谈、资料数据收集分析的手法,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全方位多维度地剖析当前房地产行业各业态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同时聚焦于微观的市场行为,并且对标杆企业项目、产品模式进行综合探析,在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与58集团联合发布《观点指数·2018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与各方企业共谋划,同成长。

  物流地产:高度集中与多元化发展

  当中尤以TOP50门槛的同比增长速度最为引人注目,达到近60%,位列所有阶梯之最。这也说明,行业分化正在加剧,小型房企的竞争更为残酷,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被洗牌一方。

  过往“不缺钱”的房企,在销售增速回落、调控收紧等影响之下,资金链压力加重,而在规模扩张的路上,他们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金融市场。然而金融市场却不复往昔,如今一片风声鹤唳。海外融资频频受限,备受倚重的银行贷款渠道日渐逼仄,这意味着房企们需要借助新的金融手段规避风险,寻求新的加杠杆方式和资金来源。

  然而如今看似蓬勃的长租公寓,实则被视为“烧钱”,如何火中取栗,运营商们如何在发展中摸索出独特的成功模式?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之中,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行业的标杆与领军人物?

  2015年去化开始,楼市发展正在进入下半场,随着政府的调控、地价的暴涨,房企的传统开发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房企抢占长租公寓市场,一方面可打响自身品牌,另一方面可带来可观的现金流,而这笔可观现金流使企业更易于进行融资与资产证券化。

  截至2018年6月底,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在100亿元及以上的有224家,所占比重最小。管理基金规模第二高的处于0.5亿元-1亿元之间,达到2245家。管理规模在1亿-5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最多,高达4236家。


  走过212天,2018年已经行完半程,迎来成绩检验的关键时刻。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房地产市场风险与机会并存,限售、限价、融资收紧,但房企的规模化热情还在。

  房地产金融化模式深化的一个推手,就是房企的毛利润已经逐渐式微、出现下降。以观点指数监测的37家成分企业数据来看,2014年平均毛利率为29.74%,2016年则下降至25.65%,2017年毛利率则出现大幅上涨,至30.31%。

  从“观点指数·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来看,上半年各阶梯门槛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反映出不管是各路房企都在努力扩大自己的销售规模。

  市场篇:宏观视野下的房地产市场

  地产金融篇:传统时代逝去下的地产金融图谱

  由于出身不同,物流地产行业中的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而其中差别最大的就是轻、重资产模式,轻资产运行效率高资本周转快,重资产风险系数小收入水平高。

  由此,根植于国外的房地产基金异军突起,成为了房企扩宽资金渠道的重要法宝。在这里,行业的界限与壁垒被打破,以房企、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不同主体的房地产基金公司纷纷抢滩市场,而股权类、债权类以及夹层类的投资成为主流,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以及各种创新业务板块也成为了房地产基金的投资宠儿。那么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之中,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行业的标杆与领军人物?

  这一年,中国房地产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土拍新规等措施层出不穷,而随着行业逐渐迈入小年大周期阶段,销售增速回落、市场不断分化、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除了规模化扩张之外,房企们如何调整经营策略,在如今大热的长租公寓、联合办公、养老地产、特色小镇等创新领域突围而出,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写字楼与联合办公:写字楼的创新转型 联合办公异军突起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