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排行榜 从部分货币政策操作上看,对于去杠杆的态度,转变为强调“结构性去杠杆”、“稳定宏观杠杆率”,近期政策方向对总量去杠杆的关注度有所弱化。货币政策的变化重点仍然是支持小微民营企业融资,2018年四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强调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从货币政策上看,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但面对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及本币贬值压力,多家央行选择加息或偏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货币政策宽松信号确认,实体企业融资改善 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第一是要稳松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继续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加强政策协调,平衡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 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二)中国宏观形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房地产投资增速预期减慢 第二, 报告强调“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明确贸易摩擦仍为显著风险,在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对总量去杠杆的关注度将有所弱化; 货币政策操作:支持小微民营经济,标准化融资渠道是未来地产融资趋势 此次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对于货币政策走向,删去了持续2年的“中性”和“货币总闸门”的说法,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明确。但是央行也提出,激励和调节银行贷款创造存款货币的行为是有效的,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空间,央行大规模从金融市场上购买国债等资产意义不大,没有必要实施所谓量化宽松政策。 从结构上看,2018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81.4%。社会融资是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未来继续加大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 三是要防风险,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底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累积风险。 对于消费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为近年来首次跌破两位数,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贡献程度进一步提高。第四季度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8.6%,比上个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同时GDP平减指数涨幅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8年,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消费品价格涨幅明显扩大,服务价格涨幅反而有所回落。此外虽然2018年租金整体上涨明显,数据显示9月份10个左右城市住宅租金同比增速超过20%,但是房租在CPI权重较低,但对CPI整体拉动有限。 从2016年开始,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的效果明显,表外融资增速明显下降,M2增速持续下降并降至近几年来最低水平,2019年1月份有所提升。从2018年M2增速来看,逐步稳定在8%附近。此次报告强调“M2应与名义 GDP 增速大体匹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伴随未来去杠杆向稳杠杆逐步转变,M2增速仍将持续企稳并小幅回升。 欧元区GDP同比分别增长2.4%、2.2%、1.6%和1.2%,经济增长势头持续放缓;日本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波动性增大;英国经济持续低速增长,且仍面临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 201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年初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年初增加 16.2 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多增量是上年的3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外融资的减少。 四、宏观经济形势:强调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呈现边际宽松倾向,降准周期开启,M2增速止跌企稳。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删除了“中性”及“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表述,同时更加强调“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信号进一步得到确认。 (一)国际形势分析: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多家央行选择偏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第三, 央行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的精准灌溉,大水漫灌仍无必要,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资金面边际迎来宽松,但也难有信贷支持的大幅度改善。 最新评论 从债券市场看,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总体同比多增。2018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43.1万亿元,同比多发行3万亿元,增长7.5%。主要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同业存单发行增加较多。年末国内各类债券余额为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二)金融机构贷款:实体经济贷款环境改善,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提升 (二)中国宏观形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房地产投资增速预期减慢 总体来看,2018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股市波动相对较大。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交易量较快增长;债券发行利率回落,发行规模同比多增,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下移并呈陡峭化趋势,现券交易活跃;股票市场指数下跌,成交量和筹资额同比减少;保险业资产增速有所放缓。 四. 从股票市场上看,2018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收于2494点,比上年下跌24.6%;深证成份指数收于7240点,比上年下跌34.4%;创业板指数收于1251点,比上年下跌28.6%。 2018年末,沪市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从上年的18.2倍降至12.5倍,深市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从上年末的36.5倍降至20.2倍,整体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较2018年上半年有所回升。2018年境内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等方式累计筹资6827亿元,同比下降41.9%;其中A股筹资5530亿元,同比下降44.9%。 宏观经济形势:强调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将会持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底线。 (房地产销售投资详见月中数据点评) 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表现则继续分化。其中印度经济增长较快,巴西经济复苏动能有所回升,俄罗斯逐步企稳,南非经济第三季度略有起色,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阿根廷受金融市场动荡影响GDP同比连续收缩。 同时债券市场发行利率总体回落。其中12月发行的1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为3.54%,比9月发行的同期限国债利率低19个基点;主体评级AAA的企业发行的一年期短期融资券(债券评级A-1)平均利率为4.02%,比9月发行的同期限债券低39个基点。 亿翰点评: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提示关注以下内容: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亿翰智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