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是,开发商往往只能通过和上述机构中的一家合作,获得数据中的一部分。平安好房首席运营执行官庄诺表示,因为上述数据牵涉到部分保险被代理人的私人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平安好房网是不能对外泄露这些个人隐私的。 “把地拿对,把项目做好。”这是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最有名的口头禅。每次新闻发布会,当记者询问融创业绩高增长背后的秘密时,他总是用这两句话回应记者。 上述投资经理表示,其所在房企在决定土地购买投资前,会采集地块所处城市的人口、经济、收入等宏观数据,但不会详细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的零售金额、业态分布、家庭人口结构、居民金融资产、日常消费开支、支撑就业主要行业等具体数据。这使公司在做决策时,仍然有碰运气的成分。如果运气好,他们买到地就能立即开发,并为公司带来很好的收益;如果运气不好,所购买的地块就可能会面临长期闲置、无法开发的窘境。 缺乏“大数据”的能力,不仅降低了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益,而且大大增加了其偿债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开发商并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 但即使如此,要完全规避房地产开发风险依然是件不可能的事,2008年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IT评论人士谢文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大数据更多会成为预警风险的一种工具。 上述高管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业界都认为融绿销售能力强大,但其实外界不知道,融绿能够有这么强的销售能力,是因为公司从拿地阶段就有非常严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此前,融创总结2013年的拿地数据发现,公司一共看了300多幅地块,最终才挑选了其中的19块。 不过,长期研究大数据的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说,即使房地产行业最终有能力组建自己的大数据信息系统,也难以完全规避风险,因为再齐全的数据收集系统,也解决不了人性和市场的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