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涨,楼市回暖,宽松成了全世界央行的救命稻草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5-07 18:51
噬血狂袭第二季 闪耀 be with you high school dxd 水枪版合金弹头 天下财经 www.newone.com.cn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震谷子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时隔半年,全球资产行情MONTHLY再度与您见面。这次为您送上的是2019年4月期,也包括了部分一季度的内容。

  进入2019年以来,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巨轮都突然调转了航向。美联储宣布停止缩表、暂缓加息,宽松环境开始回归;中美贸易谈判成果即将出炉,将为全球带来利好;中国一季度经济意外企稳,年初刺激显露成效;日本天皇新旧交替,“令和时代”来临;英国脱欧一拖再拖,看不到结果;全球再度进入恐怖袭击的恐慌之中……

  当然,也有不变的事情:主要经济体增长持续减速,东南亚则依旧一枝独秀,多地资产价格仍在探底。

  而在2019年转向之际,全球资产都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来看看全球各大投资城市的房价。下图是截至4月的最新数据,主要体现3月的趋势变化。

  然后是各央行行长的表态。

  最后是其他各类资产的表现。本月股市表现惊人,上证综指更是涨了接近3成。随着美元指数攀升,其余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都出现了明显下跌。之前趴在深谷里的比特币也开始回涨,油价则因为全球供应削减担忧而升高至6个月高位。黄金则继续下跌,跌幅接近4%。

  1令人担忧的汇市

  在强美元之下,全球汇市却表现平平。

  过去一个月,只有美元指数和港元出现上涨,而且涨幅并不大。由于美元指数是由多种货币兑美元的价格通过加权计算得来的,所以美元指数上涨就意味着其他一揽子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都在下降(主要包括欧元、日元)。

  事实的确如此,跌的最凶的新西兰元贬值了3.33%。人民币也稍稍下跌,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普遍认为,新的刺激措施近期将不会有太大表现,甚至预期“紧货币”的恐慌情绪越来越浓。

  不过,这种对人民币压力的担忧会逐渐消退。针对市场疑虑未来货币政策是否会有边际收紧,中国央行官员4月25日作出回应:

  “以前没有放松,现在也谈不上收紧”。

  而其他一揽子货币均出现下跌,则进一步印证全球经济正在持续减速。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意外出现萎缩,GDP环比下降0.3%,为十多年来最差水平,同比增长1.8%,较第四季度3.1%的增速大幅下降。作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韩国经济趋弱也暗示着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IMF在4月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9年70%的全球经济体增速将会下降。全球增长在2017年达到接近4%的峰值,2018年放缓至3.6%, 预计2019年进一步降至3.3%。

  今年2月份,欧委会预测,2019年和2020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将分别为1.9%和1.7%,均低于其去年11月预测的水平,并警告英国脱欧、意大利债务,以及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会让欧元区经济前景更加恶化。

  现在唯一能让人比较安慰的,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即将出炉的消息。如果释放大利好,将能减缓全球经济放缓的速度,但未来如果没有巨大力度的新刺激措施,恐怕这轮放缓减速还远未见底。

  2全球楼市出现复苏信号

  美联储的突然转向,是2019年上半年最重大的经济变化之一。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像蓄水池的阀门,加息等于阀门收紧,全球美元开始回流美国;降息等于松开阀门,推动美元流向全球。

  从2015年9月开始的加息周期,到了2018年末逐渐发出转向的信号,再到今年3月的议息会议宣布不加息,许多分析认为,今年最多只加息一次,这就跟去年加息4次形成鲜明对比。

  停止缩表加上暂缓加息,趋向宽松的经济环境将有望刺激内需,也能刺激更多的贷款申请,让几乎见顶的美国本土资产价格有再往上冲的可能性,而在开始刺激的初期,相对来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价格就有了一定的升值空间和时间。

  在政策越来越偏宽松的时候,资产价格早已迎来一波大涨。全球房价已经开始复苏,我们在之前的文章《远超想象!全球最贵的两座城市打响楼市复苏第一枪...》中已经指出,全球主要城市都呈现出一片燎原之势。

  香港人拥有最敏锐的嗅觉。3月22日美联储宣布不加息,第二天香港地产中介就打出旗号,鼓励买家进场。

  “美国今年不加息,港楼反弹博升值。”——中原地产

  根据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香港3月房价指数比2月大涨近3%,二手房的成交量创下历史纪录,2月份甚至一天内就有将近90套房产被出售。戴德梁行预计,第一季度楼市成交量将比去年冬天上升58%。

  中国其他大城市也不甘落后,深圳甚至是全球主要投资城市中涨得最凶的,涨幅超过6个百分点。广州继续微涨,北京微跌,但从去年末开始补涨的北京房价,已经推高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5%。上海则继续在释放泡沫,跌幅甚至排到全球主要投资城市的前三名。

  同样出现复苏迹象的,还有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主要城市。

  虽然美国3月房屋开工量和成屋销量双双下降,但并不代表市场变冷了。正是因为开工数减少,导致投放到市场的新屋数量和现房总数减少,而这刚好碰上了美联储的一系列暂缓动作,给投资者们提供了贷款利率持平,甚至是下降的心理预期,使得近段时间的抵押贷款申请量达到了9个月新高。

  尤其是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达拉斯和奥斯汀的房价涨幅最大,证明了美国的楼市需求依然旺盛。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则从之前的颓势中走出,但受到温哥华等城市的拖累,3月全国房价仍然负增长。

  在日本,核心都市圈房价仍然攀升,东京和大阪的二手公寓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上涨,名古屋市虽然比2月的价格稍稍回落,但跟东京、大阪一样,比去年同期,价格仍出现明显上涨。

  有涨当然也有跌。英国和澳大利亚就还在深跌的路上不能自拔。伦敦房价已经连续下跌4个月,同比已跌去2.65%,这是因为英国脱欧反复无常,投资者顾虑较多。现在,脱欧期限又被延长了半年,或许可以给英国房价一个喘息机会。

  澳大利亚房价已经下跌了将近一年半,房价下跌带来的后果比想象的更为严重。研究公司Digital Finance Analytics预计,如果澳洲房产价格下跌20%,那么全澳将有超过35万户家庭陷入负资产,特别是在墨尔本和悉尼地区。

  澳联储或许将成为这轮加息周期后,第一个宣布降息的发达国家央行。

  总的来说,全球主要投资城市的房产价格还是以上涨为主,尤其是像中国和美国,房价都曾经进行过轻度回调,现在已经悄然迎来“小阳春”,但能否演变成蔓延全球的新上涨周期,就要看美联储这一巨大推手的立场是否仍然坚定了。

  3令人惊喜的股市

  相比起全球楼市的震荡不定,股市的表现确实令人惊喜。

  开年以来,全球主要股指涨幅惊人,中国上证综指更是涨了接近30%,从去年的最差生——半年前,上证还是深跌15%的惨淡表现——到现在甚至超越了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7%,美股在4月23日的收盘价再度升穿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因为受到下跌的进出口数据影响,其他亚股涨幅不大。

  从上图可以看出,掘金所统计的15种股指无一下跌,这也反映了美联储转向后,市场出现了难得的乐观情绪,风险偏好开始走出保守期。花旗集团的全球风险厌恶指数已跌至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过,中国一季度经济企稳后,因担忧所谓的“政策顶”已到,中国内地股市再往上冲的动能已经不足,未来继续期待新的刺激措施。

  4中马接连重启两个大项目

  东南亚依旧是没有主要国家的住宅市场季度报告,不过针对能够找到的材料和今年一季度东南亚各国发生的动态,我们也能基本得出目前该地区楼市的最新面貌。

  胡志明市和吉隆坡需求旺盛,但吉隆坡未来增长趋势更为乐观。

  今年一季度胡志明市公寓供应量下滑,带来总销量同比下滑超过50%,但自住需求非常强劲,撑起了大部分的交易。

  仲量联行(JLL)预计胡志明市今年进入市场的公寓供应依旧疲软,只有3万~4.5套左右,但同时由于海外投资需求被压抑,估计价格上涨幅度将变慢。

  而吉隆坡则是潜在的需求。今年4月,中国和马来西亚在一个星期内接连重启两个大型项目,分别是东海岸铁路项目(ECRL)和位于吉隆坡南部的大马城(Bandar Malaysia)再开发项目。

  大马城项目离吉隆坡市中心只有8分钟车程,所谓的“吉隆坡南部”只是海心沙之于珠江新城的距离。项目占地面积197公顷,包括办公室、公园和1万套经济适用房,估计将带来1400亿令吉(约人民币)的经济产值。

  据海峡时报报道,大马城将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交通枢纽,轻轨、城际列车、机场高速、高铁都将在这里汇聚。

  大马城项目在前总理纳吉布执政期间被叫停,现在重启后,预计短期内不太可能又被叫停。

  5总结

  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资产的表现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有像香港楼市和上证综指这样的强势反弹,也有像曼哈顿和悉尼楼市一样继续探底,还有像中马重启两个大项目这样的突发利好消息。

  不过,美元指数的强劲印证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给未来的资产价格走向蒙上了阴影。预计第二季度可以看到更多国家采取逐渐宽松的刺激政策,但不会是激进的放水,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可迎来升值机会,香港等多个地方的楼市的复苏势头也会持续。

  美联储在3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的表态十分耐人寻味:

  “利率预期不是政策决定。暂时不做出改变,是因为政策仍然良好。我们将保持耐心,如果前景进一步明朗,我们也会随机应变。”

  美东时间4月30日,美联储将召开4月份的议息会议,鲍威尔在美联储彻底转向后的这次会议上的表态,或许将影响整个第二季度甚至今年下半年的全球资产价格走向。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持续关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