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楼市试探性"松绑" 业内人士称2019可能更不好过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06-06 11:37
马年 喜欢你歌词 古代情诗 涨幅 吉安新闻网 with you 健全机斗士

  在2018年12月23日举行的“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就说,“我搞了一辈子金融,现在买房也赚不了钱了,你现在买不就是高位接盘了吗?”

  2018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在重申“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而对于房企来说,2019年可能会更不好过。上述券商人士认为,虽然政策层面近期对房企发债有所放宽,但机构对企业风控要求越来越高,房企融资分化越来越大。他举例称,以万科为代表的大型房企近期融资成本大致在5%以内,而内房股大多数房企目前融资成本均已在10%以上。

  此外,菏泽过去几年则受天量棚改影响,棚改货币不仅支撑了楼市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因拆迁而买房的家庭,往往动辄需要好几套房来安置全家人,但限售政策外加城区有限的供应,阻断了这条道路。2018年8月南方周末记者到菏泽实地考察发现,受制于政策,不少棚改家庭只能临时租房,当地的房租还因此而遭遇爆炒,一个能安顿六口之家的农家院,月租金往往高达万元以上。

2018年12月30日,浙江省一个房产楼盘开放展厅。(东方IC/图)

  此外,杨现领还认为,当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水平已经攀升至高位,与购买力形成的差距越来越大,会产生一种“自动的负反馈力”。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部分地方松绑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涨幅已明显放缓、楼市告别高烧进入平稳期,继续加码调控的市场基础已不存在。

  在经历两年多的严密调控之后,2018年房价稳中有降,来自国家统计局近期的70城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房微涨、二手住宅持续下降,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持平,三线城市涨幅则普遍回落。

  当天,有消息传出安徽合肥将放松辖内四县一区的购房门槛,但同样仅过了一天,当地房管局便出面否认。在此之前,杭州也曾传出类似消息,但同样遭到当地主管部门否认。

  不过,在欧阳捷看来,没有行业会放弃增长,大房企总是会继续发展,地方政府的基建工程也将继续为房地产注入动力,而随着主要城市供应相对充足,房价相对稳定,居民收入的增长也将逐步消减观望情绪。

  但他也强调,市场全面放松的标志应该是基准利率和首付比例的调整,而目前距离这种形式的放松还为时过早。

责任编辑:陈靖

  楼市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土地市场。按照当地住建局公开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26日,合肥出让金额为621.7亿,环比2017年下跌23.8%。成交面积9141.69万亩,环比下跌20.97%。每亩单价也出现6.2%的跌幅。

  但在宏观数据之下,楼市的分化却比以往更甚,以北京为首的一线城市虽然高压管控,但限竞、保障类住房却迎来天量供应,市场转移。二三线城市虽然因限价、限售等政策限制了一部分需求,但城市潜力依旧令土地大幅成交,而反观四五线城市,大量的需求被调控堵住,去库存反而迫在眉睫。

  田国立的这句话虽然是为倡导租房的提议做铺垫,但也从侧面显示了当下楼市与以往不同的参照系。

  按照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2017年,全国 110个城市及县级以上部门,共发布调控政策超过270次,是历史上调控最多的一年。而到2018年,截止到2018年12月前全国已发布的各类调控更是多达444次。

  “从我们的分析来看,这种违约可能还会继续发生。现在融资困难局面转机不大,一些高负债、高质押的企业在2019年会更危险。”上述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当初万科说‘活下去’时我们也不以为然,但现在的结果可能比预期还要悲观。”

  中国楼市此轮调控始于2016年三季度。当时,在经历一轮房价增长后,2016年国庆期间,全国共有19座城市先后发布调控政策,中国楼市新一轮调控周期自此开始。

  调控为何松动

  以合肥为例,2016-2017年间,合肥曾是中国房价增幅“四小龙”之一。2017年1月,由胡润研究院等发布的全球房价指数曾显示,合肥房价2016年涨幅超过40%,位居全球第一。

  岁末年初,整个市场都对未来政策风向越来越敏感。

  2018年12月18日,山东省菏泽市宣布取消“本地人限售2年,外地人限售3年”的调控政策。隔天广州、珠海也陆续放出松绑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致菏泽住建局、山东省住建厅接连出面表态,解释原因。

  张大伟认为,2018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仍将刷新历史纪录,但销售面积有可能低于2017年,与欧阳捷的横盘理论类似,他以此判断楼市拐点已经出现。

  也就是说,这场自2016年开始的调控运动中,菏泽远不是“打响松绑第一枪”的地方。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这次调控松绑引起舆论讨论,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房地产提出的新要求相关,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眼下市场趋冷,房企年关难过,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也许是距离上一次调控松动已经太远,此次部分城市“试探性”的楼市松绑,招来的几乎是报复性的舆论反馈。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