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存量市场,一二线核心商圈仍然存在着很多存量改造甚至是区域重构的城市更新机会,像我所在的中信资本,是具备投融管退全周期真股权投资能力的基金,将依靠自身的专业改造能力、修复能力、创新能力、重新定位及招商运营能力等项目操盘的核心竞争力,加之在资本市场的资金筹措能力、整售或资产证券化退出等资本运作竞争力,深耕中国市场的价值增值型投资机会。 此外,中信资本正在设立专项的不良资产基金,也证明了我们对于中国市场不良资产投资机会前景的乐观。通过不良资产途径挖掘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如果从物业类型角度来讨论投资业态偏好,对于写字楼、购物中心、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养老地产等细分领域都非常关注。 掘金亚洲REITs正当时 Sigrid Zialcita 亚太房地产协会(APREA)首席执行官、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资产证券化与REITs专业委员会主席 “在过去的 3-10 年,亚洲 REITs 在资本市场表现不错,今年亚洲 REITs 平均上涨 40%-50%,与市场指数相比增长较高。”亚太房地产协会 (APREA) 首席执行官 Sigrid Zialcita 在国际金融地产创新峰会上针对 REITs 在亚洲地区的表现做了分享。 Sigrid Zialcita 认为 REITs 在亚太地区市场的表现较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在平均线之上。香港房地产市场在过去五年表现很强劲、估值很高。澳大利亚的 REITs 有 20% 的回报率,尤其是商业地产的表现非常可观,悉尼和墨尔本办公室空置率不到 2%。 根据亚太地区不同的业态,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日本,办公楼的租金也在不断上升。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一些非传统的地产表现也非常好,比如学生宿舍,也非常受关注。 “我们非常关注亚洲 REITs 未来五年会发生什么。亚太地区仍然是 GDP 增长最快的区域,比起美国或欧洲这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对中国来讲,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Sigrid Zialcita 表示。 “对于地产开发商来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有非常多的机会,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政府,让开发的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成功。” Sigrid Zialcita 表示。 今年 1 月,她被任命为亚太房地产协会 (APREA)首席执行官。 相信科技研发带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王晓鲁 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常务理事 “做共享办公、联合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服务的关注。梦想加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是科技创新,我们一直定义自己是家科技公司。”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在 2019 国际金融地产创新峰会上表示。 梦想加的经营理念和办公服务与其他品牌有些不同,在竞争对手快速扩张抢占市场的同时,梦想加的重心放在技术和研发上。王晓鲁认为,这样的创新是比较有挑战的事情,短期内不一定会带来利益,但长期会给你带来核心竞争优势,两者需要做一个平衡。 王晓鲁表示,除了对科技的追求远远不够,关注空间的健康也很重要。“梦想加不止提供空间管理和服务,最近几年我们也非常关注健康,关心每个客户的感受和体验是怎么样的,我们更多的是从科技和健康角度给大家提供全新的感受。” 其位于成都领地环金中心 29 层的联合办公空间获得了 WELL 认证,这是亚洲首个获得WELL 认证的联合办公空间品牌。WELL 是目前全球唯一关注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国际标准。 在当下更多人在谈论 996 工作制时, 王晓鲁认为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促进同事间的交流融合,让大家愿意工作,比强制工作的效率会更高。也正如梦想加的 Slogan:让员工舍不得下班的办公室。 澳大湾区投资的四大机会 孔令艺 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IFFRE资产证券化与REITs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 未来,在全国乃至全球几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地位受到政策指引,整体是利好的。 为了促进港澳融合,以及整个湾区“9+2”城市群的形成,有几个方面重点是有机会的:第一是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高速铁路的规划,“5+4”机场的规划,未来会有比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放。由于这个区域整个经济基础比较好,整个基础设施的现金流回报,相对于全国其他区域而言还是不错的。 第二是长租公寓领域。根据这个区域的特点,以深圳为例,这个区域的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2-3 倍,流动人口很充溢的时候,这个区域的流动将会产生对租赁住房的需求。未来“9+2”城市群的规划落定,以及整个流动人口比较多的趋势,在租赁住房领域应该是有机会。 第三是产业地产。“9+2”里 4 个核心城市很领先,其他城市好像有点差距,其实不然,以深圳为例,由于深圳房价特别高,包括华为、腾讯等一批企业都开始有外溢的需求。只要周边交通可达性,整个城市服务配套能够跟上,其实有很多核心城市的产业是可以外溢的,这部分外溢的需求,只要提前进去,我们觉得在产业地产的投资上应该就有机会。 第四是文旅经济。这个区域主题公园也是聚集的,而且一小时车程范围内自驾游频率超过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因此具有文旅投资的机会。 大湾区未来十年:香港再出发 黄智亮 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房地产研究负责人、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常务理事 粤港澳大湾区是个非常好的概念,过去五年,大多数人会说“大湾区融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比较清晰的发展纲要。就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而言,有大约 7000 多万人口,每年 10 万亿元人民币 GDP 规模,据彭博研究每年大湾区的增长未来十年达到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