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行业,开发商习惯了躺着赚钱,他们最关心的就不再是盖房子,而是如何借助金融化工具实现规模扩张,而“高周转”则成为首 选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开发商做不好多元化和模式创新——因为开发商手里有一把锤子,他们看什么都是钉子,一锤子下去,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而这个锤子就是“高周转”。 这个会议基本定调,政策环境会转向积极,就是要托底了,而现在**的疑问,就在于中国周期什么时候回升。 从利率的内部构成来看(图5),企业实际利率还是很高,不只是企业自身对投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金融机构也认为把钱借给企业的风险是高的,所以需要收取更多利息,也就难怪乎总理三番五次呼吁金融机构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现在看来,金融机构最愿意服务的是购房者,数据上可以看到,确实购房者实际利率大幅下降。 同时,基于对宏观经济三大矛盾的判断,**的很多做法,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很多人仅从房地产的角度谈论房地产,而忽略它所处的经济生态大环境,很容易一叶障目;站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房地产的位置以及发展方向,才能更准确把握国家对这个行业发展的预期和规划。 一方面,PPI同比增速在2017年10月以后持续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低,对未来的发展也信心不足,不愿意扩大投资生产; 图4:银行间拆借利率 房价增速与销售规模增速偏离。2017年中下旬之前,房价走势与销售规模走势基本同步,而2017年中下旬后,房地产销售规模增速已经明显下滑,甚至将到0以下,而房地产销售价格却依然保持着稳中有涨的趋势。量少价保持高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美林时钟坚决去杠杆的阶段。 当房地产已经不在是那个为工业化城市化服务而生的房地产,而是高度金融化,成为为借贷套利(从银行借钱,后通过土地征信,开工建房子,运用预售机制,把贷款转移给买房客户,实现债务转移,从中套利)为生的吸血怪兽,那么也就不要怪这一轮金融供给侧改革拿房地产行业开刀了。 具体来看看,730主要说了三件事: 国家是支持消费的,房产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不是打压的对象,房地产市场不会被打压。 2018年一季度以后,利率开始趋势性下跌,2019年二季度更是创出新低,可见市场流动性是越来越充足的,但为什么经济数据上看起来让人越来越不放心?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图3),2018年四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均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于是2019年一季度就有了一波众望所归的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调节。 坚持“房住不炒”,保持定力不搞短期刺激。——中长期房地产回归本位,依然要依靠 销售端,三季度购房者信心回落,房价增长趋于理性,四季度或有促进销售的利好政策,届时会有一波销售窗口期;房企端,开发商普遍缺乏新增可开发土地,均处于土地补库存阶段,与此同时,各地的土地起拍价明显提高,虽然成交溢价率维持在20%左右,但实际地价依然很高,预计土地市场热度将持续到2020年一季度 扩大消费,改革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房地产市场不会被打压 粗钢产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工业地位,从主要经济体的粗钢产量的长期变化数据来看(图1),2000年以后,中国粗钢产量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中国的年粗钢产量是**名的日本的八倍, 大家都很迷惑,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失效? 地球不是为人类设计,人类需要尊重地球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样,经济会议也不是为房地产行业而开的,房地产行业必须遵循整体经济生态的要求,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去金融化的力度加大,依靠融资实现增长的头部企业,销售业绩或将出现负增长,也为不擅长融资的尾部企业让出市场空间,行业集中度势必稳步下降 中共**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经济下行?抓主要矛盾? 可见,2018年4月以后,充足的流动性都被配置到了房地产的居民部门,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方向和目标发生偏移的原因。 主要矛盾二: 房地产业务授信政策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 正文 —— 谁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谁能快速的回归房地产行业的服务本质,把握城市群或者城市的发展脉络,洞悉客户需求,谁能创造更多利润和自由资金,谁就能在下一轮的角逐中一马 当先。 图5:实际利率内部结构分歧很大,企业实际利率持续上行 房地产消费是被鼓励的,房地产市场同样需要扩大,寻找或者建立新的增长点。是无中生有,还是在一定基础上创造,显然大家会选择后者,这时从城市群的角度去思考就更加名正言顺,未来更大的可能是按照城市群角度去考虑社投的分布。 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对象是房地产企业,而非房地产市场,住房消费作为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中长期仍是国家最为支持鼓励的消费市场,15万亿的规模距离市场天花板还远 在大部分人的心里,“房住不炒=居民买房用于自住、不用于加杠杆过度负债的投机倒把”,如今国家说的房住不炒,更多的是,“房住不炒=居民有房子住+开发商不炒”。 要理解中国宏观经济,可以通过对主要矛盾的研究,抽丝剥茧的判断经济势能释放的方向,继而在矛盾分析中,识别房地产的角色与位置。 宏观经济矛盾一: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课题是,如何从世界**的工业型经济体升级为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型经济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