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丨公开交易6000多条楼盘业主信息,一房屋中介机构员工获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9-11-14 11:46
陆家嘴股票
爱久养身园
boom
最好的股票网站
三八女神节
台湾文化大学 晶晶
乔迁新居贺词
一是因为个人信息“市场”需求大。房屋销售、贷款、保险、教育培训等从业人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抢得先机,铤而走险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以充实客户资源、开拓业务。不少诈骗、网络盗窃等犯罪分子也成了“买家”。有买就有卖,一条非法贩卖、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就这样形成。 别担心! 二是因为有关单位管理措施不到位。如外卖平台、网购平台、快递公司、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因工作原因能够收集、掌握公民个人信息。但往往由于内部员工管理不到位、信息安全措施缺位,导致公民个人信息暴露,轻而易举就可被有心之人利用。网络大数据的应用,也容易衍生出有牟利意图的“黑市”。 你是不是觉得不堪其扰?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不要为了获取礼物或者免费服务向任何个人或者机构轻易留下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码。 “生意不好做啊,不然我也不会走了歪路……”谈起自己为何盯上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戴某某后悔不已。 近年来,相关法律不断出台,司法机关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也保持着打击的高压态势,但是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甚至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与诈骗、绑架等刑事犯罪合流勾连,给群众带来不当困扰、财产损失乃至人身伤害。 以案释法丨公开交易6000多条楼盘业主信息,一房屋中介机构员工获刑!
2019-11-13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特别声明 为何“黑手”频频伸向个人信息?让法律来为“裸奔”的公民个人信息披上“安全衣”! 近日,思明区检察院就对一起房产中介机构员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了公诉。经法院审理,认定指控罪名成立,判决被告人戴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同时为了自己隐私被窥探而惴惴不安? 要懂得筑起法律的铜墙铁壁,发现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警或投诉相关部门。 为何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如此高发?
澎湃号 > 厦门检察 因法律意识淡薄,戴某某没有想到,花500元“买”来的不是生财之机,却是法律的严惩。“你好,Cindy妈妈,你们家宝贝想参加围棋培训吗?”
0
“老板,首付10万,地铁房了解一下?” 评论(0) 形势严峻字号 厦门检察 ……回想起那些年的骚扰电话, 四是因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填写个人信息获取小礼品、载有电话地址等信息的快递单不加处理直接丢弃……这类轻易提供或者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殊不知却将自己的敏感信息置于危险之中,也给了违法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案情回顾 原标题:《以案释法丨公开交易6000多条楼盘业主信息,一房屋中介机构员工获刑!》
关注 发送邮件至zhengwu@thepaper.cn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使用公共网络上网,要清理痕迹,注意不要在安全性不确定的网页输入个人信息。今年3月,戴某某原就职的房产中介机构正式营业。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不活跃,加之开业之初房源、客源非常有限,戴某某的业绩很不理想。 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驾照、护照等重要证件及银行卡小票等。尤其在丢弃快递包装前将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以免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