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亚洲第一大楼盘长这样啊......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0-02-24 11:49
my destiny 围城经典语录 今日股市行情查询 朋友的英文 形容美女的词语 爱国诗歌 妇女节祝福

  这段时间在家办公,虽然得自己去买菜做饭,也不能出门乱逛。

  但小巴整体的感觉,居然觉得比平日舒适。

  怎么说?

  小巴在广州租房的地方,是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小区。

  刚开始看房的时候,整体都挺满意的,交通便利,房租不太贵,还有绿化。

  但住进去之后,才发现幸福指数比预想中的要低很多。

  因为楼层高,上下班等电梯的时间长,有时候人太多还挤不进去。

  一栋楼配了3部电梯,有时其中一两部停了,赶时间上班就不得不走楼梯。

  每层楼有8家住户,隔音效果差,隔壁家外国人聚会唱歌,嗨到半夜,小巴都能听到。

  而现在特殊时期,出门的人少了,电梯宽松了不少,没人聚会,也就安静了许多。

  住在这里的幸福感,这才上来了些。

  说到底,主要是因为人太多了,更专业的说法,是容积率过高的问题。

  比起什么地段、价格、面积这些大家都会关注的显性指标,容积率就低调了许多,经常被人忽略。

  只有当你住进去,朝夕相对,才会慢慢品到这些隐性指标的个中影响……

  容积率,又叫做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地上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比率。

  容积率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 / 项目总用地面积

  开发商在拿到一个项目之后,项目总用地面积就定下来了;而地上总建筑面积,简单来讲,就是建筑物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举个例子。

  假设开发商要在一块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地块上建商品房,建2栋,每栋10层,每层建筑面积都是100平方米。

  那么,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00×10×2=2000平方米

  小区的容积率是2000÷1000=2

  如果加高一倍,每栋20层,那么容积率就是4000÷1000=4

  所以这个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我们判断一个住宅小区舒适度的重要指标。

  容积率越高,舒适度往往更低。

  因为同样面积的小区,容积率越高,说明住宅楼或楼层更多,人也就越多。

  越多人和你共享电梯、小区的绿化、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居住体验自然会越差。

  反之,容积率越低,舒适度越高。

  按照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不同的住宅形态,容积率的标准也不一样——

  当然,标准都是比较理想的,至于现实嘛……

  不少开发商当然是会整出,类似4.49这样的,接近上限的踩线容积率,以求利润最大化。

  如果有到5以上容积率的,最好就不要买了,等电梯都能等出心病来。

  不妨观摩一下,容积率高达6.8的贵阳城中村改造项目,有亚洲第一大楼盘之称的“花果园”。

  (贵阳“花果园”鸟瞰图)

  里面的住宅区,分成了24个区,有200多栋43层高的超高层住宅楼,可容纳50万人。

  (贵阳“花果园”住宅区某分区)

  这住宅楼的密集程度,让北上广深也怕怕。

  (贵阳“花果园”住宅区某分区)

  所以对于咱们居民来说,容积率自然是越小,住得越舒服,咱们从上面不同容积率对应的不同住宅形态的图,就能清楚看到。

  当然,老破小除外……

  这种房子即便容积率低,但你一眼就能看出,这种环境并不舒适。

  但容积率低,开发商可不想这么干。

  因为在建筑成本没超过销售成本的前提下,同样面积的小区,容积率越高,可卖的房子越多,开发商越有利可图。

  不过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约,开发商并不能随意抬高容积率。

  所以,出现了“高低配”组合的房子,也就是,“高层+小高层”或者“高层+别墅”的操作,来降低容积率。

  就是类似这样的——

  小高层和别墅区的容积率低,所以会拉低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

  住小高层和别墅的舒服,但对于那些住高层区的人来说,舒适度要差许多。

  如果是在同样的价格之下,交通等其他方面也差不多,选择纯高层的小区,要比“高低配”版的高层小区更好一些。

  所以,在买房的时候,就居住体验方面来讲,不能光看容积率这个指标,还应该参考一下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 = 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这个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什么不同呢?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假设开发商要在一块1000平方米的地块上建商品房,建2栋,每栋建筑的底层面积都是200平方米,每栋建3层。

  那么,这个小区的容积率,是200×3×2÷1000=1.2如果算建筑密度,就是200×2÷1000=40%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建3层还是6层,占用的土地面积是一样的,建筑密度都是一样的。

  所以,容积率,考量的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建筑密度,考量的是建筑物的面积占用率,它也是判断住宅区舒适度的一项指标。

  咱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楼房之间的距离。

  如果建筑密度太高,楼房挨得太近,采光、通风、隔音等方面较差,就会影响到生活品质。

  就拿前面的“高低配”组合小区来说,整体的容积率虽然低,但是建筑密度高。

  尤其是高层区,楼层很高,间距又小,采光方面远不及低层区和别墅区。

  所以,在小区容积率较低的情况下,还得再看看建筑密度,才能挑到更舒适的房子。

  不过说到这里,小巴就得说一句了,凡事皆有两面性。

  从住的舒适度来说,容积率越低,人越少当然越好。

  但换个角度来看的话,住宅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越高,居住的人就越多。

  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市场。

  就像小巴所在的小区,楼下直接就有一个商场,附近还有很多饭馆和奶茶店,其实就是一个小商圈。

  平常到饭点的时候,特别是晚饭时间,人流源源不断,周末人就更多了。

  200米外就是地铁,交通方便。

  再比如刚刚说到的贵阳“花果园”,住宅区周边就是贵阳老城区最大的商圈之一,大家都去那逛街,商业氛围很浓。

  (贵阳“花果园”购物中心)

  人聚集起来了,就是商机,就有发展,就是机会。

  对比郊区的别墅,生命力可旺太多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理财巴士。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