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疫情面前,主流购物中心在自身承受严峻压力的情形下,积极主动为广大商户减免租金。购物中心与品牌商户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帮助商户争取融资,协助商户线上直播带货,与商户共克时艰渡难关,充分体现出了行业企业的担当。 七、创新品牌成资本新宠 消费升级红利突显 代表事件 3月,喜茶再获高瓴资本等战略投资,估值超160亿人民币; 10月,名创优品在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上涨22%,目前市值超过90亿美元。 11月,和府捞面宣布正式完成4.5亿元D轮融资; 12月,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当天市值破千亿。 关注理由 国内互联网创业早期,VC、PE追捧线上品牌,如今转而关注线下零售,现象背后是对线下品牌持续稳定经营,以及获得新消费关注能力的看好。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线下实体商业中,代表性品牌完成了近70起融资事件,其中既有各赛道的头部品牌,也有表现亮眼的新锐品牌。 投资圈盛传,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创投行业的最后一个价值洼地。由于商业社会的全盘数字化大潮,整个消费领域变得更加炙手可热。在商业地产的生态中,如果没有品牌创新只有场景创新,就不会有价值上的创新,资本 对消费赛道的关注与投入,将加快线下商业的迭代更新。 八、商办物业空置率高企 成为商业地产去化新难题 代表事件 睿意德联合德勤在《2020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研究》中关注到,2020年北京、上海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达20%左右,空置率与租金降幅均创近十年新高。与此同时,深圳写字楼租金连降九个季度,空置率升至27.7%,成为一线城市中写字楼空置率最高的城市。 2020年11月,优客工场在美国借壳上市,成为共享办公第一股。 关注理由 事实上,一二线城市的商办物业空置率普遍居高,已经是近两年全国性的行业难题。由于各地商办物业供应量普遍过大,再加之经济下行与疫情冲击,写字楼市场因此遭遇寒冬,就连此前一枝独秀的北京市场也不例外。 前些年商业地产领域空置率最高的是购物中心,甚至一度出现过“商改办”的现象。如今商办物业已经取代购物中心成为商业地产去化新难题。 过去甲级写字楼与联合办公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但是2020年两者同样面临高空置问题。优客工场艰难上市也是商办市场困境的一个缩影。 九、上市轻资产公司市值分化 商管能力成重要价值杠杆 代表事件 2020年12月9日,华润万象生活在港交所上市,当日的动态市盈率为110倍,静态市盈率更是高达154倍,远超市场上纯物业管理的轻资产管理公司,有的物管公司甚至上市即破发。华润万象生活在商管与物管混合的同类轻资产管理公司中股价也是遥遥领先。 关注理由 地产股长期以来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低迷,而轻资产性质的物业管理公司与商业管理公司上市却引起了资本市场追捧,市盈率常常是地产股的数十倍,其中尤以商管主导的轻资产管理公司为甚。代表性的华润万象生活和宝龙商业被资本市场誉为“轻资产的明珠”。 如此高企的估值,体现了投资者对于轻资产商管模式潜力的认可。各大房企也从轻资产的角度,找到了市值增长的新突破口,商管进入了各大地产公司的战略框架,成为房企在资本市场的新战场。 十、针对互联网平台反垄断 实体商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代表事件 11月3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金服科创板上市的决定;紧接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政策直指电商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当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网信办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快手、滴滴、拼多多等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均被召集参加。 关注理由 国家出手整治互联网平台垄断,标志着互联网平台企业从早期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规范阶段”。此前互联网平台企业借助资本展开的无序扩张,并未带来实际的市场增量,反而导致实体商业在市场中的份额一度下滑,影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对实体商业的发展造成了伤害。此次反垄断整治有利于线上线下的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 专家点评 商务部市场运行专家、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会长王永平在分析2020年中国商业地产十大热点时指出: “双循环”下的消费市场前景可期。由于疫情原因造成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出现回流,国内高端商场业绩逆势大幅增长,充分体现了内循环消费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国家适时调整多项政策,释放扩大内需红利,提振市场信心。 疫情深层次影响商业地产行业。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不仅只是客流与销售,也改变了商业地产行业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和消费倾向。起于线上的直播带货如今已成为线下商业普遍使用的营销工具,数字化意识在线下商业也已深入人心,广大民众更愿意为健康消费买单。另外,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完全是负面的,疫情中购物中心纷纷为商户免租减租,所展现出的行业担当令人感怀,购物中心与商户之间成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资本市场释放行业发展新信号。前些年,商业地产行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运营的问题,商业资产价值普遍偏低。如今,资本市场对于强管理的轻资产商管公司与高成长性的创新品牌给出了超高估值,这一新信号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编辑:秦云 关键词:2020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
|
- 上一篇:广西资深商业地产一般怎么收费
- 下一篇:步步高:商业地产“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