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根据德勤和睿意德中国共同披露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依旧在商业地产活力指数上领跑全国。而对于新一线城市而言,2020 年受疫情影响,商业活力指数有所下降,但从消费力指数来看,我国新一线城市消费潜力巨大,部分城市甚至赶超广深。 因此近几年商业地产供给端和需求端发展不断下沉,2020 年,新一线城市是本土开放商主要增量区域,占比达 45.2%; 大众消费品牌门店在新一线城市增幅达 29.7%,是品牌布局重点。预计未来这种趋势将继续保持,新一线城市将成为商业地产行业发展主要增长点。 商业房地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商业房地产行主要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招商蛇口 ( 001979.SZ ) 、绿地控股 ( 600606.SH ) 、新城控股 ( 601155.SH ) 本文核心数据: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排名、新一线城市各指数方差及与一线城市均值差、已披露商地产大宗交易项目城市分布、我国本土开发商增量占比 新一线城市消费潜力巨大 根据德勤和睿意德中国披露的数据显示 2020 年北京、上海依旧在商业地产活力指数上领跑全国,较第二梯队城市形成绝对优势。 在休闲指数方面,城市分化趋势加大,方差同比减少 33.3%; 仅有南京、杭州的休闲指数有小幅增长,增幅在 1% 左右。得益于疫情期间线上商业平台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整体商务氛围提升,新一线城市消费力指数方差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 17%。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地区消费力赶超广深,表明新一线城市消费发展潜力显著。 从大宗交易活跃情况来看,2020 年,商业地产大宗交易仍主要活跃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大宗交易数量占比达 64.5 个百分点 ; 新一线城市占比 17.8%,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分别占比 14.4% 和 3.3%。这主要是由于,尽管近几年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行业快速发展,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但由于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价值更高,交易活跃度更高,因此大宗交易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 2020 年,新一线城市是本土开放商主要增量区域,占比达 45.8%,但二三线城市本土新增开发商近年来增长最快,占比达 36.1%,较 2016 年增长了 14.6 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将进一步提升,商业地产供给端和需求端不断下沉的趋势将继续保持,其中新一线城市将成为主要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增长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 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