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房企“绝地求生”记(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1-08-01 09:36
手机屏幕材质 国产车有哪些 减肥药品牌 网游射击游戏 手机浏览器排行榜 dnf爱拍

几天前,黄其森以一份长达 51 页、35089 字的公告,回复了深交所的问询函。从数据上看,泰禾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努力还上了不少钱。去年 10 月 23 日,泰禾的逾期债务约为 487.1 亿元;到 2020 年底,其逾期债务已下降至 398.5 亿元,减少近 90 亿元。

但到了 2021 年之后,新一批到期债务来临,截至 3 月底,泰禾的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再度上升至 455.94 亿元。为此,黄其森只好继续和相关债权人持续谈判,截至 4 月底,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 431.55 亿元,减少近 25 亿。

从最新披露的 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来看,泰禾的亏损也在不断收窄。其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将亏损 8.5 亿元至 11.5 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亏损约 15.82 亿。

除了泰禾之外,华夏幸福出现流动性危机之后,鲜少露面的王文学亲自参与金融债权人大会,向债权人检讨、致歉,表态坚决不逃废债。

华夏幸福的一些老员工相信王文学董事长,也坚信华夏幸福是不会倒下的," 从 1 月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员工工资都是正常发放,也没有变相裁员。"

而蓝光发展则在内部酝酿着巨变。此前,创始人杨铿已将其个人持有的蓝光发展 5.58% 股权,转给蓝光集团,以应对股票质押风险,为引入战投做好铺垫。

在蓝光发展前总裁迟峰离开之后,杨铿之子、26 岁的杨武正肩挑董事长和总裁的职责,正式全面掌管公司,试图开辟另一条生存路径。

杨武正上台后,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打造极简组织。在总部层面,蓝光发展把 19 个中心调整成 8 大中心;在区域层面,提出区域整合与区域组织精简。2020 年底至今,蓝光完成了新一轮的区域整合,形成 1 个区域集团 +9 个区域公司,同时为减少层级,区域平台本地原则上不设城市公司。

近期,蓝光内部的工作重心聚焦于引战和债务重组,已经聘请中金做债务重组,且融资部门正在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寻求债务展期。此举亦表明,蓝光不愿继续变卖手中的优质资产,而是做整体债务重组。

卖掉优质资产,是有前车之鉴,如福晟集团,虽然暂时缓解了债务危机,但缺乏造血能力,最终被掏空。

关于网传的上海总部被裁撤的消息,蓝光回复乐居财经," 上海总部仍会保留,以融资等财务相关岗位及行政人员为主。" 同时,业务重心放在具有竞争力的西北、西南等区域。

绝地求生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在 3 月 25 日,中国平安表示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华夏幸福纾困,但不会出钱。当时,华夏幸福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 323.84 亿元。

再将时间线拉回到双方相敬如宾之时,2018 年 7 月,中国平安 137.7 亿元入股华夏幸福 19.70%,成为第二大股东。他们签了一份对赌协议。

吴向东与中国平安一起来到华夏幸福,开启了它的新战略:商业地产和城市更新等业务。但这些重资产模式,回报慢,一旦资金跟不上,就会拖累全盘。很快,在 2019 年 9 月,吴向东砸 116 亿元在武汉拿地,逐渐将商业地产的投资攀升到 350 亿元。

一年后的平安夜不 " 平安 ",中国平安作出决定,不再给予华夏幸福资金支持。这直接点燃了华夏幸福的债务危机。如今,有关,华夏幸福联席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吴向东离职的传闻不断,但华夏幸福至今并没有发出公告。

而蓝光发展的故事,主要是因债务兑付不及时,突然遭遇股权冻结、评级下调、股价下降,随之牵出了流动性危机。这看似是偶然事件,但其实是与蓝光自身的投资战略息息相关。

近年来,蓝光发展谋求扩张、设立双总部,管理与经营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在多元化上的投入,也分散了它部分精力。

顺着时间线往上捋,也有房企因为冲规模,而过度使用了财务杠杆,忽视了流动性稳健与现金流安全问题,倒在了房地产强周期、强政策性的行业特征之下。

在债务危机上,引入战略投资者,这是泰禾、蓝光和华夏幸福解决危机的基本做法。

泰禾求援 " 白武士 " 的过程,可谓是几经变动。去年先是传出建发、国贸、金茂、保利等多位 " 绯闻对象 ",后来虽然找到了万科,但由于先决条件尚未达成,万科只是敲了门,但还没进来。

而华夏幸福已经与廊坊市政府目前已组建起了专班,寻求债务展期,并与当地国企洽谈引战。所幸的是,华夏幸福大部分项目还在正常运转中。

当地政府是华夏幸福重组的筹码。2020 年报显示,华夏幸福的应收账款余额为 648.84 亿元,其中应收政府园区结算款达 640.94 亿元。这些应收账款,绝大部分是廊坊所欠下的。有分析人士表示,将廊坊市的债转股,不失为一种最佳路径。

此前,廊坊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已共同出资成立了河北新空港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华夏幸福持有河北新空港 2.6% 股权。乐居财经独家获悉,河北新空港将成为华夏幸福重组的主体。

实际上,国资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房企眼中最为理想的 " 救世主 ",开发商们盼望着眼前能出现一份 " 染红 " 计划,将它们拽出泥潭。就连要赴港上市的王健林,也接受了珠海国资抛出的橄榄枝。

有了国资背景的加持,房企可借此机会在寒冬中获得取暖的 " 棉袄 ",其融资通道将会被打通," 钱贵 " 的情况会大大改善,化解眼前危机。

除了国企、民企之外,万科成为了这届最受欢迎的 " 白衣骑士 "。从之前的泰禾,到现如今的蓝光,都传出了与它的绯闻。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 万科会入股蓝光发展,现在整体谈的进度还不错。"

文章来源 : 乐居财经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