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设计的人文理想,以全球化设计视野、专业的地产产品力逻辑来经营该平台。我们鼓励推陈出新的研发,真正为人居环境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在地产设计领域专研与精耕的人物,让专业者输出有价值的观点;我们报道优秀的地产产品体系、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与软装设计作品。 谈及这段经历,吴刚表示收获颇丰。首先是对甲乙方身份的平衡,在乙方设计公司多年的吴刚深知由于甲方、乙方身份立场的不同,通常乙方设计师追求的是创意、专业性与技术突破,但甲方的出发点往往是商业诉求与价值,其中的博弈,是对设计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的考验,包括设计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工程落地能力以及酒店运维思维。同时,因为要跟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先生直接汇报,时间是争分夺秒的,所以无论再麻烦、再复杂的事情吴刚都能“三句话切到重点”,有效的沟通令项目得以按时顺利地推进。 华夏幸福深哈中心松江序合院位于冰城哈尔滨,由万景百年担纲其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及软陈采购执行。合院整体分为地上三层,地下室一层和地下夹层以及庭院。设计以“水”为灵感,在叙事的艺术时空里,将东方意境与现代设计语汇融合发酵,旨在为哈尔滨高净值客群打造出拥有至美气韵的居住标杆。 吴刚的父亲吴望文是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的艺术总监。吴刚从小跟在父亲身边,父亲画什么,他就依样画葫芦地模仿,久而久之,练就了不俗的手绘功力,这成为了他源自本能的一种肌肉记忆。 与上海一别,几乎长达十年之久。 以实现城市品质人居生活为出发点,「地产设计趋势」定位于地产设计领域,关注全球地产设计趋势,探索地产设计产品力,发现中国地产好设计。 十年周游列国,打开国际视野 万景百年中的首字“万”取自万达,表达创始人对万达的感谢,并纪念这段甲方工作经历。 在HBA迪拜的最后一年,吴刚每天多线程与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同事及合作伙伴沟通交流,忙到飞起,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其中他培养了对设计成本管控的敏感度。“以前我们都以为迪拜做酒店极尽奢华,但去了发现任何设计他们都立马能计算出成本,衡量是否超出预算,整个设计过程的成本把控非常严格。”吴刚告诉记者。 “回到国内,我想看看国内排名第一的业主是什么样的思路。” 回顾过去,正视当下,看见未来 #04 ▲ 2009年,吴刚带着相当成熟的设计资历回到中国,受邀进入了彼时中国商业地产第一的万达集团,担任万达酒店建设公司设计部总经理。 吴刚从学校毕业后的工作一路顺风顺水,直到30岁,一个蓄谋已久但也略带冲动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出去看看更加辽阔的世界,感受西方先进的设计体系。 因此,他提出了甲乙方的双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酒店设计要重视业主投资回报。他继续展开解释,乙方的思维通常是 “我要什么?我有什么概念?”,但甲方最关心的问题通常是“花多少钱?钱怎么花?多长时间能落地?”如果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没有交叉点的。所以设计公司需要拥有足够的资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才能找到交叉点,将创造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结合在一起,实现完美落地。这就是甲乙方双向思维的核心之处,也是万景百年的核心价值观:用有限的成本,创无限的价值。
推荐阅读 从乙方设计师转变为甲方设计管理者,对吴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面对巨大的任务压力。最终这块难嚼的硬骨头还是被吴刚拿下来了,在他任职期间,负责把控万达集团70余家酒店的设计效果并保障21家五星级酒店在2010-2011年顺利开业,这也令他积累了大量设计管理的综合数据和资源。 出品 / PDT地产设计趋势 执行主编 / Sunday Yang 在吴刚看来,虽然酒店设计与地产设计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设计手法大不相同,但每个人对酒店的奢华品质与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定义,所以地产设计可以从酒店设计中有所借鉴。 设计启蒙,美学扎根 “西方的设计教育跟中国大相径庭,老师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评分的唯一标准就是你的‘思路’,他们考验的是学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令我终生受益。”吴刚出国的头几年,选择了走进加拿大本地人非常推崇的大学设计专业读书,“我喜欢建筑,通过理性地决策,系统地思考,可以快速解决平面空间的布局规划”,吴刚回忆道。 总编 / Melody 设计绕不开要谈论美。 出国意味着“重新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放下优越的工作条件出国重新来过。但父亲是理解的:“你应该出去,不管你这边做得再怎么成功,你都要出去看。”一句简单而鼓励的话让吴刚毅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关推荐 当记者提问吴刚“什么是美”的时候,他可以随口解读出园林美学中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也对外滩和法租界的Art deco建筑如数家珍。 北京世茂·天誉项目位于北京东三环,毗邻金融核心区,是世茂旗下最顶尖的产品之一。凭借对后疫情时代人们居住方式变化的洞察,在建筑规划阶段时,万景百年就参与到户型的优化中,以“宽敞、灵活、复合”为抓手调整了空间流线及功能。同时定位于新兴高净值人群的生活方式,万景百年将酒店般的奢华居家体验与艺术美学成功带入高端公寓住宅样板间设计中,成功以设计推动价值达成。 出国前,吴刚跟父亲一同用胶卷相机记录了一批上海老建筑,同时也是向这座他成长又深爱的城市告别。这些老照片如今冲洗出来成为了一本珍贵的“时光记忆”影像集。 #05 高屋建瓴,深刻追溯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美,之于吴刚并非刻意的,而是从小“耳濡目染”扎根骨子里的。 赤子之心胸怀河山,静待鱼跃鸢飞之日。甲方的角色并没有让吴刚放弃心中的理想,相比设计管控项目,吴刚内心真正想做的还是设计。因为热爱设计,2011年,吴刚怀着感激之心离开万达,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途。 万景百年创始人吴刚的个人经历带着许多传奇的色彩。30岁走出国门求学、工作,用十年时间周游列国,曾在全球最顶尖的室内设计公司HBA担任合伙人,也曾服务于国内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回国后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把控超过70家酒店设计,其中21家酒店落地。 2012年,吴刚回到上海,在上海创立万景百年。 万景百年身为一家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公司,我们高素质设计师曾主持过北美,中东及亚洲国家的各种项目,为洲际、万豪、希尔顿、凯悦等世界级酒店管理集团提供和参与定制设计,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保持全球视野的同时,对于国内房地产业务亦有着深刻的理解,将真正有价值、可持续的设计作品交付于众。 翻开《PDT.人物》访谈集,你将迅速发现这是一座扎根地产设计领域横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研究的智库,我们与活跃在海内外地产、设计界一线的领军人物展开深入对话,回溯成功企业发展历程,发现与分析前沿信息,同时呈现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思考。 2011年吴刚正式创立万景百年,凭借其独特的职业背景与国际化视野,成功将成本管控能力、设计能力、酒店工程落地能力、酒店运维思维带入国内设计市场。作为一家真正拥有甲方思维的设计公司,万景百年迅速成为中国酒店设计领域上升最快的一支品牌,同时基于其对高净值人群生活方式的洞察,他将酒店奢华体验与高端生活方式带入地产设计领域,不断引领地产设计新风尚。 旧照片 植根于地产设计领域 华南主编 / Nina Fang 最新评论 用有限的成本,创无限的价值 吴刚提出,高端样板间聚焦高净值人群生活方式,设计师应该从仪式感的营造,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引领入手。其设计可以更多地关注到空间功能的复合、个性的呈现、艺术的品味以及更加灵活的空间状态。 产品总监 / Jeff 而“百年”二字则是寄托了吴刚创业的愿景,即做一家设计界的百年企业。 海外游子要独自面对很多孤独的时光,“一个人的时候最怕孤独。我从那时候开始养成了回家就打开电视的习惯,让身边有点声音,一边工作,一边听着news、音乐,反而我的效率更高了。”不过吴刚对此从来没有抱怨过,反倒以乐观的方式去适应这种状态,不知疲倦地越过每一个山丘。 横跨行业产业上下游 吴刚对此展开解释,设计需要感性,需要创意的冲动,但同时设计也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成本控制是投资者极为重视的“生命线”,放飞自我的建筑或者哗众取宠的作品其实是很自私的行为。如果房子设计出来卖不掉,酒店设计出来甲方无法运营盈利,那么就是设计师的失职。设计要重视业主的需求,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以人为本,对社会有益。 ▍北京世茂·天誉样板房 谈及未来地产设计趋势时,吴刚认为,“去风格化”将成为未来地产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他表示,强调Trendy很容易过时,简约的东西反而更加持久。“只有单纯的设计,才能强烈。” 也正是这一差异化的思考与定位令万景百年获得了不少机会的垂青,成为国内迅速升起的一支中西结合的酒店设计品牌,引领中国本土化设计的发展壮大。“随着中国酒店建设和案例越来越纯熟,以前是国外的标准输出中国,现在是反过来的,中国的标准输出国外。”吴刚对记者说。 甲乙方身份的转换 凭借着大量的项目管理经验、数据、理论、逻辑与资源的支撑,吴刚逐步在万景百年建立了独有的酒店设计系统与标准,能够在成本控制、酒店规划、创意、施工、产品与运营等维度达到很好的平衡。 #01 “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乙方设计公司从设计师做到合伙人,我积累了酒店设计的国际视野。所以回到国内,我想看看国内排名第一的业主是什么样的思路。”吴刚说。 “我不是去玩玩,我是在当地上学、生活、工作,深入体验另外一种文化的。” 长沙世茂希尔顿酒店 前十年在甲方、乙方工作的经历开启了吴刚的一个独特的设计视角:若要放在设计的语境之下谈美,需要一个反向的答案 —— 经济即美学。 杭州奥克斯中心皇冠假日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