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城市来看,杭州、合肥、成都、上海、广州、北京等热点城市均大幅加大土地供应。其中,杭州推出60宗地,数量最多;其次是成都,共推出50宗;上海推出40宗。无锡、南京、长沙等城市供地数量则有所减少。东三省区域城市沈阳、长春首轮供地数量最少,分别仅推出5宗、2宗涉宅用地。 从楼面均价看,最高城市为北京,楼面均价为2.9万元/平方米;其次是厦门,为2.5万元/平方米;上海以1.9万元/平方米位列第三,与北京单价相差1万元/平方米。 受供应端减少等影响,22城首批次集中供地共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07万平方米,同比降低62.9%,较去年三批次供地降低34.5%;土地成交收入共4969亿元,较去年三批次减少908亿元,占去年全年成交的21.9%。 从成交情况看,首批次集中供地共成交397宗,总成交率达84.65%,流拍及撤牌地块72宗,流拍地块占比较去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明显减少。 但仍有部分城市土地流拍与撤牌占据主流。流拍率最高的是天津,首批次集中供地共出让30宗地,其中15宗地块提前撤牌,9宗地块流拍,流拍与撤牌率高达83%,最终住宅用地仅成交5宗,成交总价约38亿元。 由于多数房企上半年销售回款不及预期,当下发力点仍将以促销售、促回款为主,因而接下来第二批次轮土地拍卖热度也将维持低热状态,拿地企业也将延续以“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为主的格局。 4、房地产蓝皮书:预计2022年房地产交易市场逐步修复 6月1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9·2022)》指出:预计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面积增速平稳回落,销售均价小幅上涨,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的特点。 回顾2021年,蓝皮书指出,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94亿平方米,比2020年小幅增加了1.9%,增幅比2020年的2.6%进一步收窄。从而,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增幅也由负转正,出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增加,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也较2020年的增幅有所扩大。 但随着2021年年底信贷环境的改善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信贷额度相对宽松,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目标定位的前提下,“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将是贯穿全年的主题。蓝皮书预计,2022年房地产交易市场逐步修复。 具体而言,预计在第一季度成交量完成筑底的基础上,第二季度成交价格实现止跌;二手房市场率先启动,加快换房需求进入新房市场,带动新房成交量筑底回升,销售端去化加快叠加房企融资压力缓解,房企周转效率回归正常化,资金流动性压力得到实质性缓解,拿地信心逐步恢复带动土地市场修复。 从政策看,针对需求端,未来政策可能在首套房认定标准、交易税费、人才购房等层面调整优化,以利于需求释放;供给端,在“三线四档”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房企融资政策边际可能放松,集中供地的报名和竞拍规则以及新房限价等均有调整空间。 在房地产政策相对平稳的条件下,蓝皮书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增速回落,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增长0.8%,住宅开发投资由正转负,下降0.2%;在土地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销售均价将保持小幅上涨,全年增长2.8% 转载:衡水市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河北省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