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绿色金融以绿色信托及绿色债券为主导,其他产品制度待完善 ……略…… 02 绿色信贷为绿色金融重要组成房企布局仍有一定障碍 1、绿色信贷起步较早,已形成顶层设计、考核评价等制度 ……略…… 2、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18万亿,未来绿色建筑占比有望提升 ……略…… 3、绿色贷款利率优惠约千分之三,技术壁垒及时间错配为主要障碍 ……略…… 03 绿色债券和票据发行仍以境外为主发行要求较高 1、2015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环境逐渐完善,政府大力支持 ……略…… 2、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仍然偏小,境外发行仍是主流 (部分略) 从绿色债券及票据的发行情况来看,我国房企的首单绿色债券发行于2017年,当年龙湖集团的子公司共发行了40.4亿元的绿色债券,试水的意味较为浓厚。此后2018年开始,由于境外资本市场的绿色债券发行发展更快,部分房企如当代、朗诗开始尝试境外绿色票据的发行。而从2020年开始,随着国内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房企开始加大了在境外发行绿色票据和债券的力度,2020年和2021年发行规模分别达到了131亿元和521亿元。而在进入2022年之后,由于境外资本市场对于内房企的投资趋于谨慎,再加上境内政府对于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部分国企央企开始在境内发行绿色中票,绿色债券仅在境外发行的格局有所变动。但是整体来看,房企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相对于总融资规模而言仍然明显偏小。 具体来看绿色债券和票据发行的明细情况,从产品发行的使用用途来看,房企发行的绿色债券主要会用于绿色建筑的建设、维护,此外还会有部分资金投入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清洁运输、污染防治、气候适应以及水资源管理等子项目。以旭辉为例,其在境外发行的绿色优先票据主要都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开发、翻新、维护、运营或购置,同时也会部分投入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建设维护、提升项目10%以上能效、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安装等方面。 从绿色建筑认证情况来看,绿色建筑只需要满足LEED(美国绿色建筑标准)、BEAMPlus(香港绿色建筑标准)、BREEAM(英国绿色建筑标准)、BCAGreenMark(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准)或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任一级别即可满足绿色债券发行要求。不过由于境外发行绿色票据是较多企业的选择,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会尽量去寻求更多境外机构的标准认证,便于绿色票据的境外发行。 从发行人的企业性质来看,2022年以前发行绿色债券或票据的基本都是民营房企,主要是民营房企如当代、朗诗等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探索较早,以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而在2022年以后,由于民营企业流动性问题频出,资本市场对之投资谨慎,再加上境内绿色金融发展加速,因此国企央企成为了发行绿色债的主力。 从发行利率来看,历年来境内绿色债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3.7%,境外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7.4%,整体看来均低于同期的普通公司债和境外优先票据,绿色金融由于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本市场也越加重视,因此融资成本整体偏低。 3、绿色债券和票据优劣势同样明显,房企需要综合考量 ……略…… 05 绿色ABS监管规则不统一未形成规模发展 1、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监管分割、规则不一 ……略…… 2、绿色ABS降低发行难度,可实现资产出表 ……略…… 3、绿色地产ABS体量偏小,基础资产多获美国LEED金级认证 ……略…… 05 绿色产品吸引力不足政府应加大补贴坚定房企转型信心 近年来,随着整体融资环境的收紧,尤其是在“三道红线”监管下,民营房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而与此同时,绿色金融则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绿色转型或成为当前房企顺利发债融资,缓解资金链风险的关键“砝码”。 虽然近年来的绿色金融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其中涉及到绿色建筑的占比却并不高。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均表示要大力支持绿色建筑,如2022年1月发改委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表示要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同月,重庆市公布《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末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而2022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山西太原调研时,也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根据当前政策导向,未来绿色建筑规模及占比有望快速提升,而对应的房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规模也有望相应提升。 然而对于从未有过绿色低碳转型经验的房企而言,仍将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绿色低碳化建造存在一定的增量成本,尤其是当前整体行业流动性紧张,冒然绿色转型会为企业带来运营风险。二是绿色转型涉及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技术壁垒较高,并非短期就能突破。在此背景下,建议这类房企可以尝试与绿色科技企业多加合作,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推动自身绿色业务发展。 对于正在绿色转型或已在部分相关领域领先的房企而言,则要把握好历史机遇。有能力的房企,还可以继续拓展绿色业务领域范围,从设计、供应链、施工到运营各个环节探索绿色技术、绿色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绿色金融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绿色消费意识仍有待加深。当前多数绿色产品存在绿色溢价,部分消费者或因为购买力的原因或由于绿色消费意识不足,往往无意选购绿色项目。在此背景下,虽然房企能够得到政府补助,但由于绿色改造的增量成本以及消费者青睐度不足等因素,并不能够形成有效的商业回报,或造成房企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或出现“伪绿”现象。针对此问题,除了应该加大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外,还应建议政府提供更多补贴,从而更加坚定房企的绿色转型信心。 排版丨鸟姐 ★ 完整版专题购买请咨询:021-60867863 吴经理 ★ 专题目录 绿色金融发展迅速,房企发展机会如何? 一、房企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金融受政府大力支持 1、绿色建筑的认证标准已更新至第三代,万科和碧桂园是绿色领域龙头 2、“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迎来政策“窗口期”,配套政策有望落地 3、绿色金融以绿色信托及绿色债券为主导,其他产品制度待完善 二、绿色信贷为绿色金融重要组成,房企布局仍有一定障碍 1、绿色信贷起步较早,已形成顶层设计、考核评价等制度 2、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18万亿,未来绿色建筑占比有望提升 3、绿色贷款利率优惠约千分之三,技术壁垒及时间错配为主要障碍 三、绿色债券和票据发行仍以境外为主,发行要求较高 1、2015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环境逐渐完善,政府大力支持 2、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仍然偏小,境外发行仍是主流 3、绿色债券和票据优劣势同样明显,房企需要综合考量 四、绿色ABS监管规则不统一,未形成规模发展 1、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监管分割、规则不一 2、绿色ABS降低发行难度,可实现资产出表 3、绿色地产ABS体量偏小,基础资产多获美国LEED金级认证 五、绿色产品吸引力不足,政府应加大补贴坚定房企转型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