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3-03-08 16:32
中国,房地产,

  由于房地产前期调控政策偏紧,叠加购房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成交偏冷,房企现金流紧张,相当一部分房企“躺平不拿地”,房地产投资和政府土地财政大幅下滑,拖累经济增长。根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创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超四成房企投资几乎暂停。

  我们对未来十年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测算: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改善性需求、城市更新等,2023-2032年年均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约10.9亿平,相较2011-2022年年均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的12.8亿平有一定下滑。2032年我国居住总需求降至10亿平方米。

  7)通过贷款展期、债务重组、并购等方式化解房企风险。

  2)适度松绑核心城市二手房贷款限价政策。

  1月6日,住建部长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大力支持购买首套,降低首付和降低利率,对于二套和三套住房也明确了支持和不支持的差异化政策

  从具体城市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70城房价指数数据,按照此次政策继续提及房价疲软城市的标准,最近3个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共38个,占比超过一半,其中二线城市13个,三四线城市25个。

  2023年我国每年新增城镇居住需求约 12 亿平 方米,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剔除行政区划变动,后同)、居住条件改善、城市更新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 31.5%、 32.7% 、35.8% 。

  3 新政二:住建部明确大力支持首套刚需、合理支持二套改善,落实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导向

  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7%,结合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预计的2020-2035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幅约0.85个百分点,推算2023-203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约从9.7亿增至11亿。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

  6 未来十年展望:降至年均10.9亿平新增需求,中长期房地产市场仍有一定空间,但需求有一定下滑,长周期人口需求拐点出现

  过去部分房企给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留下了纸醉金迷、为富不仁的不良印象,成为救助市场最大的道德风险和障碍,但是也要看到有一批房企还是诚信经营的良心企业,必须要进行区分,要实现优胜劣汰,要清晰地向社会传递稳楼市是为了稳就业稳民生。

  1月5日,住建部部长明确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 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1)适当降低人口流入地区限购门槛,增强市场信心。

  2022年1-12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1.3%,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和面积月均同比分别为-26.3%和-20.7%,环比为9.2%和18.2%。短期居民购房信心和能力暂未恢复,市场仍处筑底阶段。

  我们的研究认为,未来除了降低首付和降低利率以支持首套刚需,还可考虑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以支持改善型需求、对低收入家庭和应届毕业生租房支出给予适当补贴、放开二线城市外地首套购房限制、降低交易税费等,改变此前过严的限购限贷措施,恢复到正常市场状况。

  3)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稳定购房者预期,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规范房企融资用途,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一定时间窗口让存在问题的房地产企业有自救机会。

  三种情景假设:

  过去的一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98年房改以来最惨烈的调整,销售-30%以上的下滑,大面积头部民营房企爆雷,土地出让收入骤降导致地方财政吃紧,主因是长周期人口拐点、短周期金融政策偏紧以及疫情冲击叠加。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

  在坚持“房住不炒”前提下,各城市应因城施策对前期偏紧的调控政策进行适度松绑,促进软着陆。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

  我们对2023年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分析。乐观情景下,预计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竣工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企稳回正,同比分别+5%、+6%、+2%;考虑到2022年整体拿地少等因素,预计2023年新开工面积同比-7.4%。但是悲观情景下不容乐观,对经济形势拖累明显,甚至可能会爆发金融风险,需防患于未然。

  1 形势:房地大开发时代落幕,销售低迷,部分房企债务违约,现金流紧张,土地财政大幅下滑

  过去几年在“房住不炒”导向下,各部门出台了三道红线、集中度管理、严查经营贷、去杠杆降负债等政策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合理的,但在长短期、内外部因素叠加下,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经济增长和就业、破解房地产-土地财政-银行贷款的经济增长三角循环需要一定时间,房地产到了出手的临界点。必须要清楚政策出发点不简单是保房企,更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

  第一支箭,从“保交楼”免息再贷款到万亿授信额度、再到“内保外贷”业务便利,支持项目和房企境内外信贷融资。根据中指院统计,自“金融支持16条”发布实施以来,已经有超60家银行向100多家房企授信,累计授信金额近5万亿元。

  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完善首套房贷利率调整机制,房贷利率挂钩房价走势,是对2022年9月政策的延续,对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未来地方可决定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平,各地“因城施策”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当前103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低至4.09%,相较历史利率低点存在下降空间。根据我们对70城的统计,有38个城市满足连续三个月房价下降的条件,可以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XML:NAMESPACE PREFIX = O />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这次救得起来吗?

  4 新政三:“三箭齐发”,保房企三好生,剩者为王

  8 长效机制:推进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租购并举为五大支柱的住房制度改革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