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昨天截至20点,东莞全市住宅成交量只有164套。 南京楼市主编李子墨认为,房地产被玩坏了,未来3年,可能都是盘整期。重点城市房价短时间内不会整体下跌,但也不可能再怎么涨了,半年后不排除有降价促销的可能,既然失去财富效应,也不能再大肆来玩了。 渠道二、资金流入境外保险 香港是第一站 聪明资金已撤离楼市 房价要开始下跌了? 在此轮房价上涨中,拔得头筹的二线城市,也从盛夏直接跌入寒冬。 IMF亚太部总裁Changyong Rhee认为,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态势是不可持续的,政府部门应采取谨慎的行政措施控制当前房价,建议中国推出房产税,同时密切关注信贷扩张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在291套,而在之前的6天(9月25日-9月30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达到1066套,不足之前成交量的3成。 10月6日,东莞发布限购新政。消息传开来,不少销售人员通知购房者前去签约,这也使得昨天的签约数据爆棚。数据显示,10月6日东莞新建住宅成交1385套,成交面积16.57万平方米,均价为18297.64元/平方米,成交套数是10月5日的七倍,同时一天的签约也是8月一周签约的量。 随着资产荒的持续,此时的股市比楼市更安全,显然已经通过炒房获利的大佬们也必定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目光悄然转向了有很多潜在机会的股市。那些从楼市撤出来的群体,更愿意让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替他们管理资金。 而这或将带来一次集中的违约潮。显而易见的是,调控的加码,令一些投资客众多的楼盘发生了退筹、退定的现象。 对于刚需人群来说,买房的时间点或许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大概没有谁能精确地预测房价的涨跌。但对于以高杠杆投机房产的人来说,风险或正在逼近。 有私募人士在微信圈表示,楼市资金开始转战A股了。据中国结算公司数据显示,8月持股超1亿元的超级散户已开始悄然进场,较7月增加174人。 渠道一、资金流入股市 苏州 深圳 由于20城楼市调控政策的狂轰滥炸,一夜之间,楼市气氛骤然冰冻,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业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放就疯”之后,进入“一收就死”的新阶段。未来3年,可能都是盘整期。 就像在闹着玩。一周前,大家都还在抱怨购房难,甚至杭州出现通过打麻将的胜负来决定谁能买房的案例。一周后,已然颠覆。 以下是不可思议的数据: 杭州楼市同样在劫难逃。10月以来,杭州每日新房签约套数已经出现六连降。 国庆黄金周前后,20座城市的限购令密集出台,直接影响了购房者的预期。多地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北京、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南京 东莞 杭州 因受新政影响,购房首付比例调整,不少购房者由于买不起房,不得不面临解约。在限购政策执行日前后,多家楼盘置业顾问接到客户电话,要求退钱。 苏州10月3日出台新政后,成交均价大幅下跌。 有开发商在朋友圈感慨,阶段性戏剧又上演了。以前是各种打电话咨询怎么才能买到房,现在都在咨询怎么毁约不买房。 近5年来的中国房价涨速与CPI之间的对应关系: 限购杀威棒下,楼市一夜变天,多个城市成交量速降,卖方市场瞬间变成买方市场。 南京龙虎网也报道称,投资客不抢房,改善客群又要开始观望了,部分新盘的客户流失量超过一半。在二手房市场,一些投资客听闻限购令后,立马已经提出了解约的要求,以前的卖方市场一夜之间转变成买方市场,不少卖家已经提出可以降价。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一轮收紧政策,虽然看似一城一策,但如此密集出台,充分证明这一轮政策并非地方主动出台,而是在高层施压下的集体举动。 来源:21财闻汇(ID:jiayou21cbh)综合Wind资讯(ID:windzxsh)、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经济观察报、爱股票APP、功夫财经、21金融圈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国庆节,已然成了国庆“劫”。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昨天限购政策出炉之前,东莞网签数据只有600套左右,这意味着有近700套住宅是在政策出炉后赶签的。 据经济观察报消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增强,购买境外保险正成为中等收入家庭乃至高净值人士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可选途径之一。 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建议,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可以减持手头的房子,以规避房地产小周期调整的风险,用任何理由去解释,中国房价目前都已经高到不胜寒的程度。 从政策内容看,除了北京、深圳、合肥、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政策力度远不如2014年“930”政策的执行力度,但这一轮调控让市场惧怕原因在于房价涨幅太快太集中,而且是杠杆利用最过度的一次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风吹草动,就会放弃部分利润离场。 而创下中国楼市上涨之最的深圳楼市,单日成交量甚至达到可怜的个位数。10月1日,深圳楼市成交数据还在246套,10月2日数据降到12套,到10月3日,成交套数仅有8套。 哀鸿遍野!楼市成交呈断崖式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