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在房屋出售环节开征了“额外印花税”,如果一套房子在上一次换手3年内再次转让,则需要交纳“额外印花税”(类似我们此前的营业税,或者现在的增值税),税率如下: 1、如果物业持有期为6个月或者以内,税率为20%; 2、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6个月,但在12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5%; 3、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12个月,但在36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0%。 如果老王买的房子,卖家持有期才两年,则还有10%的税,也就是100万港元。如果卖家坚持1000万实收,则老王需要替他支付100万的额外印花税。 这样,老王买下1000万港元的房子,但实际支付的税款达到了325万元。 好了,现在香港政府宣布加税。此次加税其实只调整了“从价印花税”,把“外地人在香港买商品住宅”和“香港人购买第二套商品住宅”适用的那个“从价印花税(第一标准)”的税率表格废除了,统一为简单税率:统统地15%。 所以,老王的第一项税款,就从75万元增加到150万元。总税款从325万元,变成了400万元。 1000万的房子,缴纳400万的税!而这仅仅是交易阶段的主要税费。 即便是买“上家”持有超过3年的住宅,因为豁免了“额外印花税”,买方也要缴纳300万的税,也就是税率最低30%(提别提醒:印花税不是交易税费的全部),可见香港打击炒楼的力度之大。 如果香港房价继续上涨,可能还会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所以,真正的勇士是在11月5日之后,还敢于去香港买房的人。内地的炒房客,你们怕了么? 相比之下,内地热点城市限购、限贷以及加税的调控措施,可谓弱爆了。比如在一线城市买房,实际税率可能连香港的四分之一都没有。 中国楼市将走向何方? 在中央、各地、各部门联合发力之下,中国楼市将走向何方?财经评论人士刘晓博认为: 1、楼市降温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在新一轮调控措施作用下,20多个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的热点城市,其楼市将全面入冬。 特征为:买卖双方陷入观望,成交大幅萎缩。然后,在僵持两三个月之后,价格开始松动,呈现阴跌走势。到明年下半年,市场成交量才能缓慢回升。 2、整体而言,绝大多数热点城市的楼市可以长期看好。一些经济总量偏小,前期涨幅过大的城市,或许调整期稍微长一些。 3、没有出台实质性调控措施的二线城市,比如石家庄、成都房价在10月还有上涨。但如果多数热点城市出现回调,这些城市楼市也将降温。 4、至于绝大多数当“吃瓜群众”的中小城市,由于没有持续的人口、资金流入,城市发展机遇少,库存房屋量大,其楼市早就失去了投资功能,只有居住功能。在这类城市有多套房子的家庭,应该择机减持,转向其他投资或者到中心城市买房。 5、随着各种融资渠道门槛的提高,小型房企资金成本将迅速提高,房企的收购兼并将加速,一大批中小房企将消亡。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转发,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