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绿地控股宣布与重庆协信远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信远创”)的母公司汉威重庆房地产开发(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威公司”)签署协议,绿地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最终持有协信远创40%股权,交易价格初定为人民币51.63亿元。股权转让、增资及重组完成后,绿地控股和汉威公司将并列为协信远创第一大股东。
近年来,随着地产“黄金十年”的过去以及土地成本的不断抬高,房企收并购风气也变得逐步盛行,成为了许多房企主要的拿地和扩张手段。在传统地产领域,目前最主要的收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目的是收购土地或者项目,以增加可售资源或进入新的城市、区域,从而进一步实现规模扩张;另一类则是收购上市平台,即“壳公司”,进而达到上市或者回归A股的目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10月31日,万科与若干合作方组成的联合收购平台,入股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印力”)的相关交易,已顺利通过商务部审核并完成了交割。至此,印力正式成为万科集团成员企业。 去年12月29日,恒大地产发布公告,收购香港新世界位于成都、贵阳2个项目及周大福位于北京、上海、青岛3个项目。凭借这5个项目851万平米的总建筑面积和204亿的总金额,恒大刷新中国房地产收购最高纪录。 印力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印力累计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超过6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逾300亿元,持有并管理超过30个“印象”系列购物中心,重点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总建筑面积超过430万平方米。 目前,万科旗下已有社区商业、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多个商业地产项目,这些资源与印力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双方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零售商业地产的领先企业。 万科执行副总裁张旭表示,印力的资产非常优质,集中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最近地价上涨,此次收购是基于这些方面考虑。 据悉,此次收购完成后,美国DCP集团管理层将全部留任,万达和管理层签订了长期的经营目标责任制。 万科收购印力成为万科集团成员企业 在多元化布局的转型之路上,万达越走越远。11月4日,万达集团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美国DickClarkProductions,Inc(简称DCP集团)100%股权。这标志着万达首次进入电视制作行业,被好莱坞评为“中国第一娱乐大亨”的首富王健林,正在加速扩张娱乐版图。 融创中国解释称,此次收购主要原因是看好金科未来的发展前景,而此次认购也是较好的投资机会,将会为融创中国带来可期的投资回报。 张旭表示,收购印力是万科十年战略规划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印力是中国第三大商业平台,有非常好的运营管理能力,与万科合作会产生非常好的协同效应。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实现曲线扩张部分房企参与项目或股权并购,也是一种扩张的模式。单纯地从土地市场上获取土地,成本太高,风险也比较大,而并购显然更有胜算。另外部分小企业受制于财务压力,也会采取并购的方式来获取融资。从并购的层面来看,企业对于掌控发展方向有更多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此类地产企业后续实际上面临了一个较大的困惑,即如何运用手中的现金和扩大企业规模。部分并购也可能会引起后续资金链收紧,所以并购背后的风险把控也需要防范。盲目并购后,相关企业效益不佳,会引起投资者的反感,或者说股东对于此类并购的不满意程度会增加,尤其是政策打压后销售业绩预期下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观点
“协信远创在房地产行业较早启动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的开发经营,并已成为标杆企业之一,在该细分领域专业能力突出、发展模式成熟。与协信远创启动合作,将有力推动绿地商业及产业地产开发运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符合公司房地产板块中长期发展战略。交易及重组完成后,绿地拟将部分商业和产业地产运营业务委托协信远创进行管理,有力提升房地产主业核心竞争力。”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绿地对一二线城市商办市场前景依然看好,在重点核心城市,基于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商办及产业地产市场空间依然巨大。绿地将继续以“转型城市运营服务商”为目标,提升商办运营“软实力”,一方面推动自持物业增值、带动租售,依靠内生型价值增值来实现增长和盈利,另一方面通过优质运营促成资产证券化。 今年7月底,万达院线宣布2.8亿美元全资并购时光网,使得万达院线电影生态圈更加完善。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在发布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达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影放映终端,未来将致力于从终端向上游延伸,打造完整电影产业链。在万达院线电影产业链中,时光网将在万达方面原有的“会员+”电影生态圈战略基础上,增加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库这两大核心支撑。 融创40亿收购金科股份 2014年,万科正式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十年战略转型计划,在传统的住宅业务以外,加大对消费体验地产、产业地产等新业务的探索与发展。此次收购印力,正是凸显了万科在商业运营上的野心。 最后,价格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筛选出一些适合的目标之后,项目的收购价格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就是企业必须衡量的因素,项目测算就成为关键。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盈利,无法盈利,那么企业也会食之无味,项目“性价比”越高,房企收购的意愿自然也越强。 11月14日,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其直接全资子公司妙领及间接全资公司四川中渝向恒大出售西安中渝·国际城项目,总价5.55亿元。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绕开壁垒低价拿地一方面规模扩大后有助融资渠道的拓展和融资成本的降低,对于房地产这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房企资金实力的加强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收购目的之一在于增加土地储备,当前公开市场拿地受到诸多制约,且地价普遍较高,而并购则可以绕开壁垒,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先天禀赋更为突出的地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