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新政发布会上,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顾金山说,上海市住建委在过去一年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检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购房者买了房子,却不登记过户,“买房人其实有限购政策在身,他先把房子买了,等限购政策释放了,再过户。”这些购房人群对房价的抬升比较厉害,“比如去年大宁板块房价,一年涨了160%,完全是非理性上涨。” 顾金山介绍,过去一段时间,上海二手房交易市场“跳价”频现、不理性行为很多。“假离婚”现象再次抬头,“很多为了买房假离婚,最后变成真的离婚了。据我所知,这部分人非常多,很多人‘官司’都打到住建委来了。” 针对限购背景下的楼市乱象,昨日北青报记者在北京进行了一番调查。北青报记者走访多家房地产中介得知,虽然有着严格限购政策,但要避开监管的限制,最低只需要花费5万元的费用。 当北青报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购房意愿却由于限购条件而苦恼时,四惠地铁站附近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员工表示,只要交5万元,他们就能搞定购房资格,这个方法就是假结婚。即找一个北京市户籍的对象,双方闪电登记结婚,然后快速过户,完了马上离婚。“又快又安全,唯一的风险是对方不肯离婚了。”该人士笑着说。 “除了假结婚以外,还有一个方式是办工作居住证,整个过程大概在半年左右,费用在15万元左右。这样你就视同北京户籍,完全避开了限购,单身可以买一套,家庭可以买两套。要是你去年来,我敢打包票,曾经有一个月做了十几单,但最近开始查得有些严,名额控制很紧,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 实际上,这一情况不止出现在北京,包括上海,深圳在内存在限购措施的一线城市都有发生。此前,北青报记者在上海调查时,有中介人士表示,只要肯出一笔钱,避开限购完全不成问题。 争议 错误的时间出台的错误调控? 上海楼市新政出台之后,北青报记者看到,在百度贴吧以及上海的一些本地论坛里面,许多年轻人对新政中延长社保缴纳年限的做法表示了不满。 一名上海80后表示,他们成为了此轮上海楼市暴涨的牺牲品,投机者导致的恶果却让年轻人来承担。实际上,对于那些刚刚满2年社保预备在沪买房的年轻家庭或者是购房人群来说,上海新政将他们的买房置业计划延后了3年。而3年之后,他们的收入上涨幅度能否赶上房价上涨的幅度不得而知。 北青报记者此前曾报道,上海此轮购房潮中改善型需求占比约40%。“认房又认贷”的新政将这部分改善型需求首付提至50%或者70%,以改善生活为目标的换房需求将被大量扼杀。 对于那些此前符合条件已经购买一套房产,在此轮上涨行情中已经卖掉一套房产,并期待新政出台后稳定房价再购买住宅的人而言,新政是一个“灾难”。市民Cathy在微信公众号“识局”撰文称,自己就是一个社保满3年未满5年的人,而且刚刚卖掉了自己在郊区的房子,想要置换市区的三居室,“结果,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却突然失去了购房资格。”Cathy曾乐观预计政策会有一个缓冲期,但昨天发布会现场宣布新政即刻生效。“身边很多我这样的置换客,已经彻底慌了。” 另外,昨天的“新政”提出,上海将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比例。对此,有地产分析人士认为,一边是最严限购、一边是购买力透支、同时又大量增加供应,楼市的逆转,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深圳一名楼市分析人士则对“最严新政”出台的时间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错误的时间出台的错误的调控。去年放任楼市加杠杆,现在却猛力去杠杆,这给楼市带来很大的风险。短期投机本身有边际效应,没有足够的买盘进场它会自动寻找平衡点。本组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 最新消息 深圳二套房最低首付三成改四成 本报讯深圳市昨晚11点紧急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及以上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深圳市人民政府网站昨晚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中称,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限购2套住房;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及以上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意见指出,多渠道增加住房供应,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控。对购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房且近2年内无住房贷款记录的,贷款首付比例仍继续执行最低3成;对购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无房但近2年内有住房贷款记录的或在本市已有一套住房但已结清相应住房贷款的,贷款首付比例执行最低4成。 结合前期全市首付贷风险排查情况,继续开展全市金融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严禁互联网金融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首付贷、众筹购房、过桥贷等金融杠杆配资业务。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购房首付款的来源核查。 追访 北京已出手整治房地产中介 上海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北京各界最关注的是:北京会不会出台楼市调控新政。对此,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相关部门对此已经做了摸底,并准备好了相关政策,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出台。北京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出手整治房地产中介了,近日,已经有120家中介门店接受检查。 昨日下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机构市场秩序,近日,本市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专项执法检查。此次检查的重点是擅自发布房源信息、违规群租、哄抬房价、阴阳合同、经纪人员不良行为等十个方面。目前已抽查了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等7个区的120家房地产经纪机构门店。检查中发现,一些门店存在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未统一开具发票、不按要求进行备案、不按规定告知消费者注意事项等违法违规的现象,对此,市住建委执法部门已展开立案调查。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许多中介已经悄悄下架了高价房源。这些高价房源大多是元旦后、春节前被挂上去的,并且大多没有照片。这些房源挂出的时间与房价上涨的时间点惊人地吻合。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这轮楼市上涨,部分不法中介在背后哄抬房价,制造恐慌。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限购政策以来,本市实现了对购房家庭身份、户籍、房产、社保、纳税、婚姻、工作居住证等信息的联网联查,并不断完善审核机制,目前执行效果良好。执法部门将继续加大限购执法力度,如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购房资格,该购房人将受到注销网签、撤销登记、限制在京购房等处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相关企业也将依法受到惩处。 相关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北京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包括假结婚、假离婚等楼市乱象,以后想通过这方面作假将会变得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