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贷方面,“廊九条”明确规定,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惠州规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必须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来确定首付比例和利率,同时,在小微贷款以及消费贷方面,出现贷款额度变低的情况。(种卿)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市场升温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份,机构监测的南京、苏州、杭州、天津和南宁等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6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88.3%;全国市场热点从此前的苏州,转为杭州和天津;其中天津市场最火爆,环比增幅为30个城市最高水平,达到38.1%。 记者从苏州市住建部门查询获悉,截止5月10日,苏州楼市的可售房源达94210套;而在2015年2月24日,这一数据还高达132130套。可见,苏州房地长市场的去库存效果显著。 中原地产研究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24日,二线城市已成交165宗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高达72%,刷新了历史纪录,而成交平均楼面价也达到了4519元每平米,同比涨幅高达183%。 多维度“收紧”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新常态,未来政策方向将从整体去库存趋向‘托底盖帽’。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会出台约束性政策,但力度不会太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网记者分析称。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在香河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提出了明确的限涨举措。 3月18日,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苏州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被称为“苏十条”。按照规定,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新批准商品住宅项目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应当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同一批次房屋间价格不得调剂使用。 而南京的情况则更为突出。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15时,南京新房库存可售套数为27271套,按照3月近1.5万套的月销量来计算,还不够市场消化两个月。而在去年11月底,南京楼市新房库存还有5.3万套,五个月时间库存减少了2.6万套。 采取直接限价手段的还有南京,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市于4月25日正式宣布商品住宅项目价格将设“涨停区间”,申报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2%;每平方米2万至3万元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0%;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8%。 而北京通州区在5月5日发布的楼市限购举措中,也首次对商务型公寓纳入限购范畴,规定商务型公寓将暂停向以下三类家庭出售: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在限购方面,河北廊坊市政府于4月1日发布“廊九条”,对下辖三河、大厂、香河和固安实施房地产限购政策,规定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 4月土地价格明显上涨 南京苏州频现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