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7-01 15:30
恶魔赖上乖乖女 麒麟契约者 胯胯井 终极学生公子诺 排球小冤家 租妻噩梦 捞艳网 通辽一中南校区 混浴门 烽烟隐宫阁 马登毅 与官官同居的日子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2016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1、万科重组“案”

  碧桂园今年已为销售业绩定下递进的“奋斗目标”与“尖叫目标”,在1680亿元的保底任务完成之后,将冲刺“奋斗目标”和“尖叫目标”。至于“尖叫目标”是什么?也许不用到年底就会揭开谜底。

  5、央企在行动

  中海310亿元向中信泰富、中信公司和中信股份收购121个物业项目的大动作,可以预见,虽然上半年中海已经在千亿房企中落后一步,但后续发展能量可能更加惊人。

  2016下半年,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而言更加关键。

  3月份深圳(楼盘)地铁重组方案出来之后,人们以为“万宝之争”即将尘埃落定,但很快万科大股东华润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6月份,万科两大股东华润、宝能联合否决了万科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并提出了对董事会管理层的罢免议案。

  观察这半年的房地产行业,万科重组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事件,最终结果如何必然会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则是万科下半年的销售业绩与团队表现,我们将继续跟踪和观察。

  看起来,碧桂园这大半年虽然都在拼命地叫卖马来西亚的超级大盘森林城市,但国内的业务也没有耽误多少。基于这样的业绩表现,碧桂园在6月6日公布,2016年全年销售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当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开始调控,三四线高库存城市仍然是深水雷区,房企将从何处突围?更为关键的是,“去杠杆化”已经成为悬在行业上空的最锋利一把利剑,谁都不能忽视“去杠杆化”对于行业深刻影响。

  

  这半年,中国房地产在供给侧改革节奏下“去库存”道路上大步前行,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楼市成交、土地出让都呈现许多供不应求的状况。即便是政策从宽松转向收紧,去杠杆化开始成为楼市的主题,仍然没有改变上半年中国房地产的一片“红火”。

  唯一的例外是万达商业,正如观点指数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20强”中所述,万达商业在2015年度销售增长就已乏力,销售继续回落早已在意料之中,此前该公司已将2016年销售目标调至2015年销售金额之下。

  与保利比较相似的还有中海,千亿房企中也只有这两家有央企背景。虽然中海不像保利在土地市场上活跃异常,但与中信之间已流传大半年的重组在6月30日终于披露交易细节。

  虽然房地产行业最著名的“博鳌(楼盘)房地产论坛”上,曾经有过关于“后规模化”的争论,但毫无疑问,在没有找到其他路径与模式之前,规模化仍然是各家房企必须落实的发展模式。

  500亿、300亿级的房企,也正是这半年中拿地(并购)较为激进的企业群体,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开发,怎么才能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最新评论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