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必须要考虑到城市布局。城市布局要尊重住房需求者的愿望,人往哪儿走,房子往哪儿建。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居住者对城市综合服务的需求,简单进行行政化造城运动,必然导致目前房地产短缺与过剩两极分化的状况。 《21世纪》:对于来年房地产调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因城施策。地方政府被房地产、土地财政绑架,会有动力去调控吗? 刘元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释放信号说要限制特大城市。疏解部分城市功能,不等于限制它的发展,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要有带动作用。 这些都是大家期盼已久的长效举措,能从根本性打破过去需求管制、价格管制造成的房地产不平衡。对于2017年的调整,大家还是比较期待的。 《21世纪》:如果明年CPI上行到3%,货币政策方面是否会有所调整? 这样的去库存,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三四线城市房价未有变化。当前分化的格局,让中国房地产复苏和健康发展,变得更为艰难——这就是说去库存效果不好的原因。 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布局 《21世纪》:11月份PPI超预期同比增长3.3%,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去产能带来短期供需变化,导致价格上涨。有分析认为明年煤炭供应可能仍然偏紧。如何看待2017年PPI和CPI走势,当前通胀抬头是否值得担忧? 大量过剩产能存在于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何要救助?这里必须解决国企软约束的问题。下一步,要推动国企改革和政企体系改革,让国企成为市场经济中正常的竞争主体。 运动式去产能要不得 《21世纪》:“三去一降一补”依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看待今年去产能的成效?
房地产投资状况,取决于政府土地供应规模、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可持续性,明年一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出现小调整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投资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可能会松绑。由于有刚性需求存在,在目前价格水平上,如果一二线城市加大供地,房地产仍能维持很好盈利,这能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稳定。 中国城市带和城市群布局,和未来人口对于城市文明、产业布局的需求,有一个高度耦合期。这是在探索中国特色内涵时,必须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21世纪》:如何按照市场的方式去产能?地方保护主义会否使去产能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