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吗? 结论:房价的脸偷偷在改变 这是开年之际,对大家所有关心与房价有关问题的一次总回答。 2016年的一些热点城市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仍然是大概率,想出手买房者,至少应该等到6月份,根据市场的情况再做决定。 重复一下我之前的结论: 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不会是2017年房地产回落的因素,影响房地产走势的最终是房地产的自身周期,而不是政策周期。 我在去年年底一直强调,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不会是2017年房地产回落的因素,影响房地产走势的最终是房地产的自身周期,而不是政策周期。2017年房地产政策看似严厉,其实极为温和。我多次强调,对于房地产政策的理解,要站在2017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理解,2017年宏观政策将“稳”和“风险”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稳中有进,则意味着房地产政策绝不会严厉打击房地产,2017年,中国没有打压房地产的本钱。政策强调要“防止大起大落”,从房地产周期看,着力点在“大落”而不是“大起”,因为2017年的房地产也没有大涨的基础。 商务合作,请回复“合作” 特别是,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甚至很有可能真正成为传说中最困难的一年,国际国内的各种风险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绝不会为了打压房地产而加息。我的解读很清楚:在开年之际,央行既要传导去年年底既定的货币政策的基调,又不敢、且没有必要大张旗鼓。无论是稳定汇率,还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都无法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对泡沫和风险的敬畏是正确的。按照这个逻辑,央行这次“悄悄加息”究竟针对谁就很清楚了,既没有明确针对通胀,也没有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探底成功,更没有在开年杀气腾腾对准房地产泡沫。央行这次悄悄加息,放的并非打击对象很明确的真枪实弹,而不过是一记信号弹,提醒市场不要忘记了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仅此而已。 政策温度:乍寒还暖
变脸:关于2017年房价走势的终极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