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4日),央行发布公告称:随着现金逐渐回笼,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2月4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而就在前天(2月3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才狠狠的逆回购了一把:进行200亿7天、100亿14天和200亿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35%、2.5%和2.65%,较上期上调10个基点。 周五A股大跌是很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机构仍然认为,A股对央行“加息”反应还不充分。周六央行赶紧变卦,兴许是想给股市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就近一年逆回购的频率来看,利率上调,货币收紧仍然是长期不变的主题。 由于常备借贷便利的操作利率,一般被视为“利率走廊”的上限,此次利率上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目前,对央行这一波加息动作,市场主流观点在于,股市债市楼市都将会受到冲击。特别是热闹的春节之后,颇具指标意义的北上广深楼市情况如何?让最新数据给出结论。 总体而言,春节假期还是给各地楼市造成较大冲击,所以2017年1月主要大城市楼市成交量均出现不小幅度的下滑,而业界对各地楼市涨跌预期不一,似乎又昭示着2017又是楼市风云诡谲的一年。 经过猴年的火爆之后,全国热点城市楼市在鸡年开年迎来了一片清冷。上海楼市成交量春节期间爆降71.1%,合肥业主更是呼吁政府救市。 海通证券姜超的观点在于,央行确认货币市场加息的结果,其实意味着房贷利率存在着大幅上调的风险,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北京:量跌价稳,调控政策不加码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官方数据统计,2017年1月全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共签约4994套,其中新建纯商品住宅签约2477套,环比2016年12月3250套的纯商品住宅签约量,下滑23.8%。二手住宅方面,2017年1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共签约12860套,环比2016年12月18079套的二手住宅成交量,下滑28.9%。 不过,尽管成交量下滑不少,北京地区的房价表现平稳。 券商中国记者接触的数位房地产中介,包括链家地产、中原地产等相关人士表示,春节期间北京市场交易清淡,旗下一些门店也因为假期关门休息,但房产价格未见松动,表现平稳。 2016年9月30日,北京打响楼市调控第一枪,率先出台“京八条”,紧随其后全国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轮楼市调控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2017年1月中旬,北京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陈刚明确表示,北京市目前对于楼市调控政策不会加码,当前政策效果不错,会根据北京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微调一些政策,例如土地供应方面,来保证楼市和土地价格的稳定。 上海:新房成交量创7年新低 在春节各地楼市的一片冷清中,上海楼市堪称“最冷”。 根据中原地产最新数据,1月27日~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是2011年以来成交量最低的。 具体而言,春节期间上海地区只有8个项目有交易记录,并且所有项目都只成交了1套。而去年同期有24个项目有交易,除了刚需改善外,还有一些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高价房。 二手房市场格局与新建住房市场类似,整个市场市场进入“假日模式”。 回顾上海2016年,地产波动贯穿全年,也可能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这个城市的楼市仍处“低落期”。 2016年一季度,在全国房地产去库存的背景下,上海市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贯彻落实“因城施策”,上海率先在3月份出台“沪九条”调控政策,此后市场有所降温。但随着土地市场的火爆和楼市谣言的传播,市场再度出现过热态势。2016年10月和11月,上海相继出台了“沪六条”和信贷监管措施。四季度之后,政策效应释放,预期趋于平稳,成交量有所回落。 广州:2016最猛,2017继续 说起2016年的楼市狂欢,在一线城市中一向价格亲民的广州只能让其他城市慨叹,“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在2016年10月之后,全国刮起调控旋风,广州这厢的房价也止不住上升势头。 目前没有广州市政府的官方数据,但来自房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1月份广州全市网签成交6823套,同比去年(7809套)下降12.63%,环比12月(11829套)猛跌42.32%;成交均价16970元/ ,同比去年(15310元/ )涨幅为10.84%;环比12月(17075元/ )微跌0.61%。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人士大多认为广州楼市价格微跌只是春节的短暂现象,2017年广州将成为房价继续上涨的罕见“一城”。 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 第一,2013年11月广州市出台“穗六条”,要求非穗籍买家需有连续3年以上的个税缴纳证明或者社保缴纳证明,如今“穗六条”的这一限制已经打开,一大批非穗籍买家成为新进生力军; 第二,2016年四季度,广州出现供地高峰,造就“高价地”的同时也埋下了楼市继续升温的伏笔。 深圳:一如往常,量价齐跌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2月3日公布的楼市成交数据显示,2017年1月,深圳市一手住宅成交环比下跌超过两成,成交价格也继续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深圳市一手住宅累计成交1652套,环比下降23.6%;房价继续回落,成交均价549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03%。 从区域成交情况看,龙岗仍是成交的主力区域,上月共成交1124套,接近占据全市总成交量七成,成交均价为32371元/平方米。而从成交结构来看,1月份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成交量为1172套,占总成交量的71%。分析人士认为,首套置业比例大幅提高,代表刚需购房得到释放,也成为投资购房行为被进一步抑制的信号。 实际上,深圳楼市出现量价齐跌已有一段时日。 2016年10月4日,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八条”,被业界成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也正是从彼时开始,深圳楼市风向急转。 从深圳市规土委发布的官方数据来看,2016年12月,深圳新建住宅成交2161套,成交面积21.8万平方米,成交均价5494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房价已经跌回了2016年中水平。与此同时,12月深圳新房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环比下跌26.0%和24.5%,一手房成交量创下2016年全年最低。 对此,某位资深房地产中介向券商中国记者坦承,“深八条”对深圳楼市的震慑威力确实巨大,目前楼市整体仍然处于缓和向下的惯性之中,这个趋势估计今年一季度结束之前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