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所收紧对经济走势的影响,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走势和政策基调可能将再次取决于房地产活动如何演进和调整。 10月11日,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发布报告称,这表明决策层已经开始对新一轮房地产泡沫担忧,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继续管控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的狂热态势。 汪涛预计,短期内房地产销售可能会继续增长,而且同比增速超过新开工,但这明显将会受到近期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的抑制,不过四季度同比基数较低可能会对其有所支撑。 不过,如果近期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收紧无法抑制房地产狂热蔓延,或者后续政策应对不力,则房地产复苏幅度和持续时间都可能强于预期。如果房地产的强劲复苏持续到2017年,之后更大幅度回调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 在国庆假期前后,有超过20个地方政府收紧了房地产政策,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将拖累这些城市的地产销售和市场情绪。 汪涛认为,决策层依然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需要防控房地产销售狂热及相关风险,另一方面又需要稳定房地产建设和投资以支持经济增长。因此,决策层会尽量避免在全国层面收紧房地产和信贷政策,而是可能继续因城施策、向部分地方政府施压,要求其重启限购限贷政策、增加土地供应,这也是前两周地方政府收紧房地产政策的主要思路。 对于明年经济形势,汪涛称,如果部分购房需求已提前释放,而且政策可能会继续边际收紧,地产销售增速可能会放缓,新开工也可能放缓,整体建设量较为疲弱。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力度减弱,因此明年GDP增速可能放缓至6.3%。 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中国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此前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的狂热态势似乎在传导到更多城市,市场情绪强劲;三四线城市库存和建设量依然较高,开发商仍然保持谨慎。 同时,投资和建设量可能会在短期内尚不会明显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可能无需再大幅加码财政支持的力度,GDP增长也能更为顺利地实现政策目标。因此,维持今年全年GDP增长6.6%的预测不变。 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表示,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