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中指院从市场、政策、企业三个角度对商业地产市场趋势做出分析。 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市场方面,全国新开工降幅收窄,但销售提速。其中,上海新开工同比由降转增;重庆销售规模突出,上海同比增幅超八成。此外,就首层租金及空置率而言,各城市表现分化明显。 “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应变~” 南都记者邓恒 实习生陈颖欣 在发展方式方面,通过联合与收并购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例如,与地铁、基建类企业联合,紧抓地铁上盖业务发展机遇;通过与险资企业、房企间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收并购整合资源,完善不动产业务,加强战略布局。在业态上,联合办公快速发展,实现存量盘活与办公形式创新。 于企业而言,根据不同城市市场特点及变化,通过精准定位、打造特色产品、升级体验式业态等实现错位发展;在发展模式方面,通过输出管理、加强品牌建设、与金融结合等,实现开发运营模式向轻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升级;企业间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通过收并购完善商业不动产发展与布局,将是未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而近年的新兴业态——联合办公,也将进一步实现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市场发展将蕴含新的生机。 商办用地供需降幅收窄,楼面均价同比上涨,土地市场分化严重。商办用地供需降幅收窄,楼面均价同比上涨,溢价率较上年同期提升。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需求旺盛,三四线城市以去库存为主基调。 在发展模式方面,通过打造大资管平台、与金融结合等,实现开发模式向资产管理模式转变与升级。例如,打造特色产品线,提升管理运营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由开发运营模式向资产管理的轻资产模式升级;与金融结合,探索经营模式转型升级等。 2016年,商业地产市场风起云涌,虽然供需情况整体较去年好转,但在市场存量大、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资金、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今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6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发展年报》,聚焦于去库存基调下的商业地产,对商业地产的市场表现、市场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3 市场展望:去库存基调下,市场蕴含新生机全国办公楼市场方面,从供应情况来看,全国新开工同比降幅收窄,上海、重庆新开工同比转降为增。从需求情况来看,销售显著回暖,天津、北京销售面积增幅超七成。从分化情况来看,多数城市优质写字楼租金变化平稳,重庆空置率仍居首位。 2016年,商业地产存量大,同质化竞争加剧,结构性问题突出。优秀地产企业通过打造特色产品线、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发展。 此外,联合办公作为商业地产的新形态,发展加速,实现存量盘活与办公形式创新。 本文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且为未见报内容。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获得转载授权,请点击购买授权 全国商办市场方面,商业地产投资增速加快、新开工降幅收窄、销售面积增幅显著扩大。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商品房比重小幅提升,新开工、销售面积占比较2015年小幅下降。从供应端来看,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提升,新开工降幅收窄。从需求端来看,商业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幅较2015年显著扩大。
首先,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结构持续优化,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国财新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12月创近17个月新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良好,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宏观环境利好商业地产长远发展。从商业地产市场表现来看,供需情况整体较去年好转。未来,商业地产将更加向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集中,行业及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将带来竞争加剧,新的挑战也将会带来市场新格局、新特点的形成,商业地产市场发展将蕴含新的生机。而政策方面,针对商业地产去库存的政策支持力度仍将加大,支持行业发展的细化政策仍有待进一步落地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