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77亿港元租金入袋 陈启宗新年解读内地商业地产发展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5-07 12:13
淘宝内部优惠券koumen.net 人妻肛肉曲 混沌都市逍遥神 久久热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热 site:jingxinw.cn 在线 久久 发

观点地产网 每逢业绩发布季,恒隆总是最早亮出成绩单的企业之一。除夕前夜,陈启宗携其子陈文博及管理层一同发布了恒隆地产2016年度全年业绩。

2016年,恒隆地产营业收入同比大涨46%至130.59亿港元,营业溢利89.19亿港元,同比涨幅36%,股东应占纯利61.95亿港元,同比涨幅22%。

不过,靓丽的营收和利润表现背后,物业租金收入却并不是恒隆最大的增长引擎。

2016年恒隆物业租金收入为77.37亿港元,同比2016年仅属持平,而物业销售收入则同比上涨345%,达到了53.22亿港元。抓住去年香港楼市行情进行推售的浪澄湾、蓝塘道等香港住宅楼盘,成为恒隆全年业绩的最大增长点。

在恒隆2016年全年物业租金收入中,内地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34.16亿元,占比接近52%,录得1%左右的增长,换算成港元后则下跌5%,而香港物业租金收入按港元计值增长5%,因此整体表现增长较微。

对此,陈启宗也并不讳言,内地整体商业环境依然是比较困难的,能够取得一些些业绩的增长也属于“不错的了”。

但就内地物业具体而言,恒隆旗下不同城市的项目正在呈现差异。内地八个已开业项目的商场部分为恒隆带来了人民币26.33亿租金,办公楼部分则带来了人民币7.83亿租金。

上海恒隆广场购物商场受商场资产优化工程影响,租金收入减少5%至人民币6.78亿元。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购物商场租金收入录得增长1%至人民币9.74亿元。

而上海以外的六座购物商场的合计租金收入上升1%至人民币9.81亿元。

面对内地零售行业的寒风,恒隆也采取了措施,包括改造翻新商场以及优化租户。

陈启宗表示,上海恒隆广场优化工程步入尾声,相信2017年表现会更好,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也在2016年下半年逐渐启动优化工程以提升物业质素。

对于内地部分项目租金收入出现下跌的情况,恒隆地产总经理陈南禄坦承,各个城市情况都不同,但相信恒隆的项目在当地的表现一定会优于城市整体水平。

那么未来恒隆在内地的投资会不会分散于更多不同类型的物业?答案是有可能。

一方面,恒隆正在进行少量物业改建。2016年7月,沈阳市府恒隆广场甲级办公楼顶层19个楼层改建成酒店的计划已经获批,预计该酒店将于2019年开幕。

而另一方面,恒隆内地项目储备的可销售物业也在浮出水面。陈启宗表示,“我们已经有一些土地在做发展了,这些土地全部跟商场挂钩,都是在商场或者是写字楼的旁边,也就是说这些都是豪宅,比较高档的。”

事实上,陈启宗早在2013年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专访时就已透露,恒隆于武汉、沈阳和昆明等几个项目中的公寓货值已达百亿计。换言之,恒隆地产旗下的内地项目,未来可能将不再是全部持有的模式,也将有销售型物业。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恒隆商业模式的核心。在陈启宗眼中,商业地产市场和住宅市场始终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我们是做商业房地产,如果有住宅,也是依附于商场或者是写字楼的部分,和以住宅为主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

对内地商业市场的现状和前景,陈启宗的看法仍和去年基本一致。“内地商业环境是比较困难,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长远前景还是好的,因为中国内地经济越来越依靠居民的消费,这部分去年大概增长了10%,全世界难得有一个国家居民消费增长会这么快,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以下是恒隆地产2016年度全年业绩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现在环球经济都不确定,您怎么看接下来的楼价?政府出辣招都压抑不了楼价,你们又怎么看楼价走势?

陈启宗:其实香港的住宅市场是很简单的,全部是供求问题,主要不是楼房的供给,而是土地的供应。

土地的供应已经在慢慢增加,不过社会上需要有更多的共识,没地就不可以建楼。

所以我个人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40%几的地交给公园不能动的,这是很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上还是要有平衡各方面的需要及利益,没有楼住,是不是还要维持40%几不能盖楼呢?拿当中的1%或2%出来是不是一条合理的路线呢?

所以,只要土地增加,楼价的回落是绝对可以预期的。主要看你有没有土地供应,然后就知道有没有楼宇供应。

现场提问:你说上海的租金会提升,根据今年的市场走势,租金会不会升幅很多?大陆方面都是用人民币计价,人民币今年可能会继续贬值,对收入有没有影响?

陈南禄:关于租金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问题,升租是有一定压力的,所以是很难马上说几时就会反映,这个时间是很难说的。

刚才主席也说过了,可能是保持审慎的态度。香港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内地也一样,每个城市情况不相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地的需求是往上的,现在的消费也是往上的,如果在内地覆盖的城市人口可能是香港的十多倍以上,所以我觉得对于内地的情况,长远看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在2017年即刻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我想是比较难的,压力仍然还在。

何孝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可能大家对人民币贬值这件事情过度重视了。因为看其他货币的变化,比如说日元、欧元、英镑,在过去的十几个月中,变动都是十几二十几个百分点。

但是就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收入差不多有一半在香港,一半在内地,就算是用人民币入账也好,美金转入也会有类似的影响。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意是很长期的,如果是长期来看,我自己个人不会觉得人民币会有很急、很大幅度的下跌,可能会有两三个百分点的下跌,往后几年也会继续是这样的趋势,只不过我们自己的生意主要是物业发展、物业租务。至于外币方面的变动,因为我们不是炒外汇的,所以我们不太担心这个情况。

现场提问:近年来公司没有在香港投到土地,怎么看现在很多内地的公司来香港用一些很惊人的价钱拿靓地,作为香港发展商您怎么看?

陈启宗:首先我们一直都在看地,包括香港,不只是在内地。买不买得到是另一回事,但我们一直有跟踪香港住房的土地市场。

你说得对,近来确实有很多外来资金。不过香港这个地方几十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80年代之前主要是英资,80年之后是有华资和英资共存的局面,而这十年八载来开始有内陆的,即所谓中资。这是很自然的发展,我们想不想大陆经济好先?答案当然是yes啦。大陆经济好对香港的帮助很大。内地经济好的时候,很多大企业会诞生,这些大企业也会出来全世界的走。

我最近碰到科技大学的一个职员,他说15年前在科大一个演讲,当时他列举了中国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大概有10多点,似乎现在都已经应验了。

其中一点就是中国有很多大企业的产生,20年前大家想象不到中国会有很多大企业,但是今天中国的大企业是大到巨无霸的。

你讲得很对,我们认为重要的,他们不一定认为重要;我们认为很不重要的东西,他们可能是很重要,因为背景和环境的不同。

所以在香港这个地方能不能够成功买地是有很多因素的,你说的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很多内地的资金来香港,而且价值很高。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