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8-09 12:00
险中求真 湘乡教研网 乡村艳f妇 想起你的脸音译歌词 小白脸靠边站番外 小虫运势网 小灰熊3.416 小江娃 小可怜你逃不掉 小秘大奔 小巫女玩转古代 小小快乐简谱

主流二线城市抢人,户口是法宝

厦门对引进的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成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的综合补助,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最高300万的资金资助;长沙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一次性发放的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这些地方放“大招”——给房、给钱

“这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北京能吸引和聚集这么多的人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分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是从国内毕业的高端人才或是从海外归来的人才,首选依然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但是,近年来,一线城市落户政策逐渐收紧,北京更甚。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告诉记者,“虽然有北上广深的大学生愿意去主流二线城市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线城市的产业集聚作用已经发挥到了尽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线城市严苛的落户政策和较高的生活成本。倘若政策有所放松,人才资源仍有可能回流到一线城市。”

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西安放开了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成都则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今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李,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终于被北京的一所高校接收,成为新北京人。小李感慨说,“找到一份带户口的工作很不容易。从投递简历、获得面试、政审到录用,这个过程很煎熬。”

“城市发展在于人,城市活力也在于人,人口净流入对城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养老金缴纳,更是一个城市未来的希望。”许耀桐说。应该说,高校毕业生最受关注的还是户口。于是,给高校毕业生落户开“绿灯”,成为主流二线城市“抢人”必开的筹码。

宁波对高校毕业生、创客、基础人才的购房补贴从1%提至2%,最高8万元;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以前给予50万至150万元安家补贴,新政实施后最高可补300万元。

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除了沈阳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外,其他14个城市均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另一类落户政策的侧重点在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大连推行积分落户新政策和审批入户新政策;苏州的落户方式则包含(房产落户、积分落户、人才落户)三种方式;杭州的落户方式相对较为严格,限定了35周岁以下人员申请进杭落户的,应同时符合“在杭州居住一年及以上并连续缴纳一年及以上的社会保险(不含补缴)的条件。

南京的人才安居政策规定,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在南京就业且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南京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后,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

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杨宜勇则将北京的人才净流入率低归结为国家战略:“首先这是国家的战略。北京要治理‘大城市病’,在疏解人口的同时,也会触及一些人才流动,导致特大城市的人才要向大城市或者中等城市适当转移;另一方面,人才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可以去南京,南京待不下就到地级市,地级市待不下就到县里。这是人才的流动趋势。”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