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的“建仓”良机:未来4年将有1万亿资金排队涌入
合肥商业地产库存去化缓慢 是电商冲击还是盲目跟风? 怎样看待万达广场业绩?王健林的无奈和商业地产危机 刘策向记者表示,一个商业中心能否成功打造与周围的环境、人口的导入、人流的聚集等客观条件有直接关系。这依靠企业对区域发展潜力的判断能力以及将商业打造成符合当地消费水平、居民需要的商业空间的能力,但同时能否形成原创内容的生产能力,对商业地产运营商更重要。 商报排行
事实上,影响目前商业地产运营的痛点主要有三点,一是来自电商的外部冲击;二是包括配套设施、小业主经营、建筑设计在内的物业自身缺陷;三是运营管理的不足。
商业地产的焦虑与机会:6万亿存量曾被低估 如今浮出
出路:精耕细作、差异化破局 在品牌差异化上,作为万科在上海第一个万科广场系购物中心项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选择引入了超过10个以上首次登陆上海的品牌和多家旗舰店品牌。上海七宝万科广场去年底开业时还举办恐龙主题展等更多元的场景和服务内容。 共2页 上一页 [1] [2] 邓耀华直言,行业竞争激烈,招商难度加大,以前10个购物中心争取一个品牌商,现在竞争对手增加到100个,“低开业率”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在低开业率中不降低消费者体验感受,目前有更多的商业中心会引入简单装修的快闪店聚集人气。 搜索更多: 商业地产 每经记者 蔡雅芸 每经实习编辑 梁秋月 乐视30亿商业地产残局:商户期待落空 亏本苦撑 中粮置地成都大悦城总经理田维龙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存量时代下,未来10年房地产价值不在于继续增加开发量和规模,而在于精耕细作,深耕存量,实现资产增值。房地产开发及运营已经开始转变,那就是由开发运营商向资产管理商跨越,由传统的开发模式向资管模式转变。 他进而表示,以往通过引入国外品牌的内容填充方式已被滥用,并步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但如果去孵化一些小众的流行品牌并形成生态链,为商业增加特色、内涵或者是布置一个主题,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 |